ID: 22626001

专题12 风云变幻——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编版)

日期:2025-03-3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8577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复习,二轮,历史,高考,2025年
    专题12 风云变幻———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2024·重庆卷·15)二战后日本部分影视作品通过描绘战争中的平民个体在东京大轰炸、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以及太平洋战争中所遭受的创伤记忆,将日本民众构建成为“战争受害共同体”,参与塑造了日本社会新的“二战史观”。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D ) A.抵制国内右翼势力  B.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C.揭示历史复杂面相 D.开脱日本战争罪责  二战后,日本在国际上面临着战争罪责的指责和审判。通过构建“战争受害共同体”,这些影视作品试图将日本民众描绘成战争的受害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转移视线,开脱日本在战争中的罪责。这种做法符合日本部分政治和社会势力在战后重塑国家形象、减轻战争负担的需要,故选D项;虽然构建“战争受害共同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民众对和平的渴望,但此做法本身并不直接针对国内右翼势力进行抵制,排除A项;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往往与宣扬战争光荣、鼓吹国家至上等观念相关,而本题中描述的影视作品是通过描绘平民在战争中的受害情况来构建“受害共同体”,这明显与军国主义思想相悖,排除B项;揭示历史复杂面相是历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的目标之一,但本题中的影视作品主要是通过构建“受害共同体”来塑造新的“二战史观”,其目的并非单纯为了揭示历史的复杂面相,排除C项。 2.(2024.6·浙江卷·21)阅读下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B ) 年份 中国 印度 巴西 法国 德国 日本 英国 美国 2000 1.21 0.47 0.66 1.36 1.94 4.89 1.66 10.25 2010 6.09 1.68 2.21 2.64 3.40 5.70 2.48 14.99 2019 14.34 2.87 1.84 2.72 3.86 5.08 2.83 21.43 2000—2019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部分)的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万亿美元) ①中国在所列经济体中经济增速最快 ②区域经济集团化特征显著 ③所列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量均超过德国 ④世界经济格局由一超独大向多极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1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21万亿美元增长到14.34万亿美元,增长幅度远超其他所列经济体。中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速是最快的,故①正确;表格主要展示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没有直接体现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数据或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通常指的是地理位置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协定或组织形成经济合作体,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表格中并未涉及此类信息,故②错误;表中所列的金砖国家中,中国、印度的经济增量确实超过了德国,但巴西的经济增量并未超过德国,故③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仍然领先,但中国的增长速度非常快,逐渐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同时,其他经济体如日本、德国、英国等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这表明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从过去的美国一超独大逐渐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3.(2024·湖北卷·14)1913年,多米尼加对德国进出口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约20%,到1916年这两项数据均清零。1914—1917年,阿根廷三大农产品大麦、小麦和亚麻的出口量价齐跌。尽管战时需求挽救了巴西橡胶业,但其咖啡贸易在1914—1915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一。1914—1918年,上海、大阪的现代纺织厂产量暴增。这些现象反映( C ) A.世界市场因战争濒临崩溃 B.欧美国家侵略重心转移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性 D.单一产业结构弊端显现  多米尼加、阿根廷、巴西等国的贸易变化,以及上海、大阪的现代纺织厂产量增加,都说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全球贸易和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现象表明,战争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不仅限于欧洲战场,故选C项;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世界市场并未濒临崩溃。战争期间,一些地区和行业仍然保持了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