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学习目标】认识古代和近代水陆交通的发展及主要交通工具;了解现代水陆交通的新变化,理解交通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学习重点】古代水路交通和陆路交通的主要成就;近代铁路、航运等交通的发展;现代水陆交通的新变化。 【学习难点】交通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多方面影响。 【知识导航】 一、古代的水陆交通 1. 水路交通 (1) 原始社会晚期:已经用独木舟在水上活动。 (2) 古代中国: ① 大禹时期:传说大禹治水,疏导江河,初步形成了一些水上通道。 ②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战争和经济交流的需要,开凿了人工运河,如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 ③ 秦朝:秦始皇为征服岭南地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便利了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 隋朝: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 古代西方: ① 古代埃及:人们利用尼罗河发展水运,用于运输货物和人员。 ② 古希腊:凭借海洋优势,发展了发达的海上贸易,其商船往来于地中海各地。 ③ 罗马帝国:修建了大量的人工水道,用于城市供水和运输,还通过地中海进行大规模的贸易活动。 2. 陆路交通 (1) 古代中国: ① 商周时期:道路已初具规模,有了“周道”“周行”等交通干道。 ② 秦朝: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③ 汉朝:丝绸之路开通,连接了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 唐朝:驿道遍布全国,以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交通十分便利,驿站制度也更加完善,有利于信息传递和人员往来。 (2) 古代西方: ① 古代波斯:修筑了御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路系统,方便了帝国的统治和贸易往来。 ② 罗马帝国: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条条大路通罗马”形象地说明了其道路的发达,这些道路有利于帝国的扩张和经济文化交流。 二、近代的水陆交通 1. 铁路交通 (1) 工业革命后:1814年,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 (2) 中国的铁路建设: ①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淞沪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② 1881年,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 ③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于1909年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条干线铁路。 2. 航运交通 (1) 工业革命后: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推动了水上运输的变革。此后,蒸汽轮船逐渐取代帆船,成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 (2) 中国的航运业: ① 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②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三、现代的水陆交通 1. 水路交通 (1) 船舶技术的发展:现代船舶越来越大型化、专业化,出现了油轮、集装箱船等多种类型,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和效率。 (2) 港口建设:世界各地建设了许多现代化的港口,如上海港、新加坡港等,港口设施不断完善,吞吐能力不断增强。 (3) 海洋运输:海洋运输在国际贸易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航线遍布全球,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2. 陆路交通 (1) 公路交通: ① 汽车的发明和普及: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此后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公路交通日益发达。 ② 高速公路的建设:20世纪30年代,德国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之后许多国家纷纷效仿,高速公路网络不断扩大,提高了公路运输的效率。 (2) 铁路交通: ① 高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