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7091

9.2溶解度 第1课时饱和溶液 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54910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人教,化学,学年,2024-2025,教师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 饱和溶液 知识点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安徽宿州模拟)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 A.是浓溶液 B.有部分固体未溶解 C.是稀溶液 D.是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2.一定温度下,向一份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3.(山东泰安模拟)从冰箱中取出底部有少量硝酸钾固体(标注为甲)的溶液,待其恢复至室温,发现底部固体完全溶解(标注为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D.等量水中,温度越高硝酸钾溶解的越多 4.(河北邢台期末)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溶剂 B.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倒出部分溶液 C.降低溶液的温度 D.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加入溶质 5.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红将5 g硝酸钾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A所示。 (1)小红认为图A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试管__ __。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B所示的溶液。小红认为该溶液不饱和,小红的判断是否正确?__ __。为什么?__ __。 怎样准确判断?__ __(写一点)。 知识点3 结晶  6.(广东珠海模拟)室温下,将盛有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 欲使硝酸钾结晶析出,可向大烧杯中加入足量的固体物质是( ) A.硝酸铵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蔗糖 7.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小 C.在结晶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减小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8.(山西运城三模)小灵学习了溶液的相关知识后,在家里按一定的流程(如图)自制了一根棒棒糖。下列对制作流程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 A.此过程中丙溶液最浓 B.向丙溶液中加入方糖一定可以继续溶解 C.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能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乙溶液中烧杯底部为方糖中的杂质 9.常温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溶液的质量增大 C.实验2后,甲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10.25 ℃时,取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两溶液完全相同 B.实验2后,甲、乙两溶液的质量相等 C.实验2后,乙中溶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11.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__ __。 (2)已知20 ℃时,100 g水中溶解36 g食盐正好达到饱和状态,现将0.9 g食盐放入100 g水中形成溶液,该溶液可归入图中__ __(填“Ⅰ”“Ⅱ”“Ⅲ”或“Ⅳ”)区域;现有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 __或__ __。 12.(科学探究与实践)(江苏盐城模拟)在接近饱和的溶液中继续加入溶质,溶质是否溶解很难观察。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钙和食盐等物质的水溶液导电性随着浓度增大而增大,即电导率变大,于是利用电导率传感器检测溶质是否溶解。 实验过程:①配制一份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②如图甲,把电导率传感器插入烧杯中适当位置,同时“数据采集及处理器”工作。③往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钙固体,并用搅拌器不断搅拌。 ④根据处理器信息绘制出溶液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