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 1.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 ) 2.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故均一、稳定的液体都为溶液。( × ) 3.溶液中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溶剂一定是水。( × ) 4.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 × ) 5.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 6.20 ℃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 ) 7.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都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 8.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一定变稀。( × ) 9.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 ) 10.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 ) 11.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 ) 12.将配好的6%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部分溅出,则剩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 ) 13.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为使实验结果准确,要等到水完全蒸干再停止加热。( × ) 考点1 溶液及其作用 1.(山东滨州中考)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不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A错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B错误;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C正确;不是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气体也可以作溶质,如盐酸溶液中氯化氢气体是溶质,D错误。 2.(湖南衡阳中考)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错误;B.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溶质的种类,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错误;C.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正确;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例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温后,没有溶质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考点2 溶解度及应用 3.(四川眉山中考)木块在NaNO3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实验过程中Na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Na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15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实验过程中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且由图可知,木块在三个烧杯中排开液体体积不同,则说明实验过程中NaNO3溶液的密度增大,A错误;由图可知,35 ℃时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可能是恰好饱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错误;实验过程中温度升高,等质量的溶剂中溶解的硝酸钠的质量增加,则Na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错误;实验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15 ℃时溶质的质量最少,则15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D正确。 4.(四川宜宾中考)为探究KCl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忽略水的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90 溶解度/g 34 40 54 A.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3% B.②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②的溶液降温到20 ℃时会析出固体 D.③的溶液质量是77 g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0 ℃时,KCl的溶解度为34 g,即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