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7438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33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42864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学习目标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形势的转变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缘起 华盛顿 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又不会引起美苏之间全面军事冲突。 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 乔治·凯南 1946年2月22日 莫斯科: 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并正在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的战争。 苏联驻美国大使 尼古拉·诺维科夫 1946年9月27日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缘起 “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竞争状态。 冷战的手段:“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做‘冷战’。” ———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 (1946年1月20日) 材料: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材料:对于德国统一问题,苏联主张先“政治统一”,美国主张先“经济统一”。 材料:美国实行开放型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将追求海外市场作为保持战后经济繁荣与稳定的重要手段;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倾向于将其实力范围变成封闭的经济区域。 2.冷战原因 材料: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 管 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 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材料: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 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斯大林 战时同盟瓦解 国家利益对立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对立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资本主义制度 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 资本主义是结束地球上暴政的唯一途径 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美利坚 杜鲁门 斯大林 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 共产主义是解放人类的必要条件 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 苏维埃 波兰 波兰 【史料阅读】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在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发表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1944年 【学思之窗】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 美:全球扩张战略,向东扩张 苏:保卫国家安全战略,向西扩张 国家战略对立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2.冷战原因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2.冷战原因 1.直接原因:战时同盟基础消失。 2.重要原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对立。 3.根本原因:国家利益。 4.国家战略对立:美国确立全球扩张战略,希望称霸世界 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的影响力 5.时代背景: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6.现实原因:战后,西欧日本普遍衰落,美苏成为势均力 敌的两个超级大国 材料:“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