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843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民族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565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试,答案,PDF,试卷,语文
  • cover
广西民族高中 2023-2024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虽然胡适考证《红楼梦》的最初目的是彰显他所谓的科学的方法,但就其客观效果来看,他的工作在 红学史上开宗立派,光照百年,因为正是通过胡适与其学生顾颉刚、俞平伯的不懈努力与搜寻,才为世人 揭开了索隐派蒙在《红楼梦》上的无数迷障。这样,以《红楼梦》研究为个案,胡适将前人的考据学、考 证学方法进行了系统完整的总结,将其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套方法在今天看来也许很平常,但对刚开 始起步还处于草创期的古典小说研究来说,却是十分必要的,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在胡适众多的小说考证工作中,何以《红楼梦》研究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究其原因,其要旨或 如下析:首先,《红楼梦》有足够多的问题吸引学者们孜孜以求地考证。文本内容姑且不论,单就历史考证 而言,诸如作者及其家世《红楼梦》刻本与抄本等版本问题、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关联问题,后来周汝昌 将新红学研究内容概括为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四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足以引起学者们极大的兴 趣。当然,上述几个方面仍然不足以完全解释新红学何以能够成为一个研究学科,因为上述诸问题在其他 小说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如《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都有作者是谁的问题,几乎所有长篇小说都有版 本的问题。所以,《红楼梦》研究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最大的原因还是其自身的魅力与价值。 然不无遗憾的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界主流对《红楼梦》艺术与思想的认识及评价与 后人的认知尚有一段距离,胡适认为“《红楼梦》只是老老实实地描写这一个‘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 的自然趋势。因为如此,所以《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然此一“杰作”内涵他并没有进行深 入展开。周作人在“五四”时期写的一篇《人的文学》的文章里,就说“中国文学中,人的文学本来极少”, 他举了十类所谓“非人的文学”,其中就把《水浒传》列在“强盗书类”,《西游记》是“迷信的鬼神书类”, 《聊斋志异》是“妖怪书类”,等等,认为“全是妨碍人性的生长,破坏人类的平和的东西,统应该排斥”。 胡适说“在周作人先生所排斥的十类‘非人的文学’之中,有西游记、水浒、七侠五义等。这是值得注意 的。我们一面夸赞这些旧小说的文学工具(白话),一面也不能不承认他们的内容实在不高明,够不上‘人 第 1页/共 9页 的文学’。用这个新标准去评估中国古今的文学,真正站得住脚的作品就少了。”胡适的这段话清楚地表明 了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传统小说其价值更多体现于白话文体。俞平伯虽然对“《红楼梦》的独创性”做出 了一些论述,但他关于《红楼梦》文学价值的判断仍然停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认为“《红楼梦》 在世界文学中的位置是不很高的”不得入于近代文学之林”。 (摘编自林郭、严丹《从“历史文本”到“经典文本”———史学视野下〈红楼梦〉经典化历程的回顾与考 察》) 材料二: 胡适的考证也存在学术走向上的偏颇。俞平伯和顾颉刚都参与了胡适的研究工作,1925年,俞平伯提 出“小说只是小说,文学只是丈学,既不当误认作一部历史,亦不当误认作一篇科学的论文……《红楼梦》 在文坛上,至今尚为一部不可磨灭的杰作。昔人以猜谜法读它,我们以考据癖读它,都觉得可怜可笑”俞 平伯对胡适思想方法上的继承和纠正,是古代小说研究逐渐深入的一种表现,对《红楼梦》研究有理论和 方法的指导意义。但因为俞平伯的见识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