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8679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 16.1《阿房宫赋》(共34张PPT)

日期:2025-05-1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3785769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
  • cover
司马迁《史记 ? 项羽本纪》: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帝王若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唐 胡曾   司马迁将古今成败的根本归结于“人为”,胡曾更是借阿房宫的兴废来咏叹历史,讽喻帝王要爱惜民力,勤政爱民,方能长治久安。同时代的诗人杜牧,也以阿房宫为题材写了一篇赋文,以感慨历史的兴衰,这就是著名的咏史文赋《阿房宫赋》。 导入新课 一座宫殿, 一个朝代的兴衰变迁史! 走进作者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江 南 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 秦 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从这几首诗歌中我们能领略到:   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杰出诗人,以七言绝句著称。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他为“杜樊川”。   代表作《阿房宫赋》,有《樊川文集》传世。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时杜牧23岁。唐敬宗16岁即位,年少轻狂,嗜好游猎,纵情声色犬马,荒淫无度,为一己之享受,便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生活放纵,昏聩失德,不理朝政,闹得朝野疑惧,无不怀有危机感。更兼藩镇割据,地方拥兵自重,宦官弄权,民不聊生,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于是杜牧写下《阿房宫赋》。   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杜牧有着自觉承担匡世济民之责任,心怀天下的爱国之心,希望通过此文来达到警示君主的目的。 写作背景 “古来之赋,此为第一!” “阿房宫” :读“ē páng gōng” 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的四大工程之一。 “天下第一宫?”。 关于阿房宫   据说,唐初著名儒学家颜师古解释:“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就是说阿意为近,因为阿房宫离咸阳很近所以就叫阿房宫。 这座宫殿为何要取名“阿房” ?历史专家们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见解: 阿房宫命名 一说“阿房”一名是因为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阿房宫亦曰阿城,在雍州长安县西北一十四里。” 1 三说“阿房”一名是因为宫殿建筑在大陵之上而命名的。据《汉书·贾山传》:“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其言是高若于阿上为房。”“阿”的本义为高大的上山,“房”与“旁”通,为广大的意思,因而“阿房”二字结合在一起,则是“像山一样高大宽广”之意。 3 二说“阿房”一词来源于阿房宫的建筑风格,是根据阿房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有“曲处、曲隔、庭之曲”的解释。唐代诗人杜牧在其诗作《阿房宫赋》中写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正符合古代对“阿”的释义,也体现出了阿房宫“阿”的特点。故阿房宫称“阿房”。 2 “赋”的起源:   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起于战国后期,成于汉代,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赋”的流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