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9059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共19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4-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141548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高一,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阅读课文,结合图片,归纳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共产党宣言》 光荣革命 圈地运动 海外贸易 手工工场的发展 科学革命 君主立宪制确立,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 殖民扩张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提供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大量资金、原材料和海外市场 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需求增长 积累了成熟的技术条件 科学家关注生产技术的改进 政治前提 经济保障 技术保障 直接原因 政治保障 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经济 资本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圈地运动 技术 ①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 ②17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 劳动力 圈地运动 市场 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国外);圈地运动(国内) 原料 自身丰富的煤铁资源;殖民掠夺;圈地运动 其他 英国政府保护发明,鼓励技术革新;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重商主义】也称作“工商业本位”,主要内容是政府干预促进工商业发展,取消国内关卡,鼓励出口,减少进口,使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内而不流出。产生并流行于15世纪至18世纪初的西欧,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史料阅读】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直接原因 18世纪30年代凯伊发明飞梭,提高织布速度,造成全国的纱荒。 工业革命序幕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纺出的纱比较精细,但不结实。 工业革命开始 1769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结实,但是粗糙。 1779克隆普顿吸取了两种机器的优点,发明了骡机,纱的产量好,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 随着纱荒的解决,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提高了40倍的织布效率。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这是一场生产组织的革命。 工厂制的开端 人力 人力 水力 水力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年代—19C中期) 水力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英国 ⑵工厂制的出现 生产组织变革: 手工工场 机器工厂 1771年 阿克莱特 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特别说明】工场≠工厂 二者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但前者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实行集中或分散生产;后者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 动力革新 1782年,瓦特改良的“复动式蒸汽机”问世 1785年,瓦特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 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07年,美国富尔敦发明蒸汽轮船 交通发展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叶,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 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1)背景: 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自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