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考倒计时历史大突破: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也是全村的重要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磨坊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 ) A. 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B. 印第安人实行直接民主 C. 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 印第安人注重集体活动 2.在新石器时代,进化的人类改进生产工具,促使了生产力发展和人口增长。从距今约l万年前至2000年前,人口从原来的5.32百万猛增到133百万,仅8000年就增长了25倍。这相当于旧石器时代里一百万年的人口增长数。对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①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出现社会的分工和物品交换与贸易 ③农耕定居使较大居住点成为早期城市 ④西亚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和玉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 3.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先后培育出水稻、粟(小米)大豆、甘薯、玉米等农作物。据此可知( ) A. 人类文明兴起以农耕为基础 B. 亚洲地区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C. 农业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D. 粮食作物培育推动了社会分工 4.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应增加“玉石时代”,这是中国历史特有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中首领“惟玉为葬”“以玉为礼”,各不同区域文明中都有大量玉器出土,较为复杂的玉器组合只出现于大型石棺墓内。由此可见,“玉石时代”中华文明的特征是() A. 从事渔猎采集,过着原始群居迁徙生活 B. 阶级分化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 地域分布广泛,奠定多元一体政治格局 D. 崇尚敬天保民,逐渐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5.有学者研究表明,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人们把金、银、铜块按照不同的重量储存起来,如果一方想买卖牛,另一方想买卖谷物,为了保证公平交易,他们会用黄金、白银或者黄铜来衡量交易双方的商业价值,但是不会用黄金、白银进行直接交换。甚至可以直接进行物物交换,且这一现象还很普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埃及( ) A. 借贷形式日益普遍 B. 金属货币开始出现 C. 契约意识逐渐增强 D. 商业发展水平有限 6.下图为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由此可知 A. 国家的形成促进了早期农牧业产生 B. 早期农业和畜牧业起源于欧亚大陆 C. 各地发展了适合本地区的农业畜牧业 D. 人类从定居形成聚落过渡到经常迁徙 7.中国五大粮食作物中的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薯四种来自国外,五大油料作物中的花生、芝麻、向日葵三种来自国外,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纺织原料棉花也来自国外。这说明( ) A.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同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B. 外来作物的引种改变了中国的农业技术体系和劳作方式 C. 外来作物取代本土作物成为中华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外来作物传入后引发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水土流失 8.《汉谟拉比法典》有如下条款。对下述信息解读正确的包括( ) 第53条如果一个人不去加固他的河堤,在他的河段中出现了决口,使水冲走了农田和大麦,那么他应该赔偿被毁掉的大麦。 第55条如果一个人打开他的河渠用于灌溉,使水冲毁了他邻居的田地和作物,他应该按照邻近地区的大麦产量做出赔偿。 ①麦类是两河流域的重要粮食作物②气候干旱推动该地灌溉农业发展 ③法律制度维护了借贷和契约关系④国家重视灌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9.如图可说明,这一时期黄河流域() A. 各史前文化独立发明了冶铜技术 B. 铜器制作进入了萌芽和发展期 C. 最早发明和推广了青铜冶炼技术 D. 已出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