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九下科学第二单元生物和环境拔高培优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3九下·西湖模拟)如图为水稻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水意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阳光充足的中午,I过程强度最大,有机物积累最多 B.II 过程决定了水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I、I过程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 D.I、II过程都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光合作用的原理;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开始消耗。 【解答】A.过程1为光合作用过程,当光照强度最大时此时会造成气孔的关闭,有机物积累量并不是最多的; B.过程1才决定了水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过程2不论是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都可以一直进行; D.光合和呼吸作用促进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流动,故维持了碳氧平衡; 故答案为:D 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学期2.4 生态平衡)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①②③④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此可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① 0 90 0 0 30 30 40 ② 200 350 0 0 30 0 40 ③ 150 250 100 800 40 30 1 ④ 300 200 0 0 0 0 50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解答】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③的物种最丰富,所以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故答案为:C. 3.(2025九下·瑞安开学考)沙漠中的抬尾芥虫会在有大雾的深夜爬上沙丘顶,高高的抬起屁股,整个身体迎着风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其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它的嘴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行为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水珠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D.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分,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低 【答案】C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分析】AB.生物只有不断的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 CD.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时向外放热。 【解答】 A.沙漠中水源十分匮乏,因此抬尾芥虫会在大雾天气借助水蒸气的液化获得水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沙漠缺水,为了解决喝水的问题,抬尾芥虫因此想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水珠的形成是液化,液化需要放热,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空气中水蒸气温度较高,而甲虫身体背部温度较低,这是水蒸气在甲虫背部放热,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液化现象,从而形成水珠流入它的口中,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所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 ) A.水稻和稗草 B.食草昆虫和草 C.兔和鼠 D.衣藻和甲藻 【答案】B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种内关系(同种生物)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1.种内互助;2.种内斗争;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相互影响。例如: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解答】曲线图中显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