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1425

模块检测卷(二)(课件 练习,共2份)苏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7759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模块,苏教版,遗传,必修,2019,2份
    模块检测卷(二)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武昌鱼(2n=48)与长江白鱼(2n=48)经人工杂交可得到具有生殖能力的子代。显微观察子代精巢中的细胞,一般不能观察到的是 (  ) 含有24条染色体的细胞 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细胞 染色体移到两极的细胞 含有48个四分体的细胞 2.某同学进行观察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实验。图甲和图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2个分裂时期图像,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甲处于后期Ⅰ,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 图乙处于后期Ⅱ,每个细胞中有1对中心粒 图甲对应于图丙的CD段,图乙对应于图丙的HI段 图甲和图乙的下一时期每个细胞中核DNA分子数都会减半 3.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特点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生理过程 甲 乙 丙 丁 染色体组数 2→1→2→1 1→2 2→4→2 相关描述 性激素作用 细胞质膜 功能体现 遗传信息不变 功能趋向专门化 甲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均等分裂两次,产生1个生殖细胞 甲和丙过程均可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可选取丁过程后的细胞制成装片观察有丝分裂前、中、后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乙过程发生精卵结合,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4.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孟德尔把在后代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孟德尔发现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在体内发生混合 孟德尔根据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熟的种子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计数 5.下列有关摩尔根研究果蝇眼色遗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摩尔根通过研究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F1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白眼=3∶1,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 摩尔根提出的假说是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摩尔根等人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6.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1和药物2的途径如图所示,基因A和基因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植株不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 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药物1和药物2都有可能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型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6 7.下图为一只正常雄果蝇体细胞中某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染色体1和染色体2会彼此分离 有丝分裂后期,图中所有基因不会同时出现在细胞同一极 控制刚毛与截毛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 不考虑突变,若减数分裂时基因d、e、w、A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则说明发生了染色体交叉互换 8.某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外壳与核酸(只含DNA或RNA)组成,其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是先与宿主细胞识别再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欲确定其遗传物质为DNA、RNA,还是蛋白质外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 可以直接测定该病毒中是否含有T或者U 可模仿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检测放射性主要在上清液还是沉淀物中 可用T被标记的宿主细胞培养该病毒,观察子代病毒标记情况 可用U被标记的宿主细胞培养该病毒,观察子代病毒标记情况 9.下图为果蝇遗传信息传递的相应过程,图一中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图二中多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上形成念珠状结构———多聚核糖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果蝇的DNA有多个复制泡出现,加快了DNA复制的速率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