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1839

艺考生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十八自然环境与人类安全课时教学课件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68744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考生,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十八
    (课件网) 课时39 自然环境与人类安全 专题十八 自然环境与人类安全 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考试说明 考试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运用资料,说明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分布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 二、知识网络 三、应试指导 考情分析 2022年 无 2021年 无 2020年 全国卷Ⅲ1~3题,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备考策略 1.高考这部分内容考查的是对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及其危害和防治措施等的实践应用,考生备考时需掌握对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及其危害和防治措施等的基本原理,特别要注重特定区域的积累,如青藏高原地区、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沿途地区、海陆交界地区等区域的积累。 2.学会将地理原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课堂导学】 四、要点精讲 要点一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1.概念:人类不仅从自然环境中获得食物、淡水、木材、各种矿产,还享受了自然环境提供的质量良好的空气、舒适的气候以及娱乐和审美体验等。这些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功能 作用 举例 供给 服务 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 食物、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淡水 调节 服务 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缓土壤侵蚀、净化水、抑制病虫害 文化 服务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身心健康、娱乐和生态旅游、美学价值、精神价值 支撑 服务 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养分循环、光合作用、水循环、土壤的形成 【拓展】 森林的多种服务功能 (1)供给服务:提供森林、动物等资源。 (2)调节服务: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等。 (3)支撑服务:作为生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肥力等。 (4)文化服务:提供美丽的风景,也供人类旅游休憩、获得精神享受等。 3.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 如果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就会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如果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有毒、有害物质就不能完全得到净化。 (2)人类获取的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人类从一种服务获益时,可能危及其他服务。 (3)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典例展示1】 (2021·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具有气候调节、径流调节、淡水供给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可以用货币形式体现。冰川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冰川服务价值高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面积大,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其中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是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的两倍多。研究表明:冰川的气候调节价值远高于其他各项服务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不考虑物价因素,近年来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下图示意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 【答案】 疏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小、分散破碎。 【解析】 第(1)题,题意表明,疏勒河流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