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1879

艺考生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二地球与地图课时教学课件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473267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考生,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地球
    (课件网) 课时4 等高线及其应用 专题二 地球与地图 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考试说明 教学要求 1.了解等高(值)线的特征和判读方法 等高线的特征有五个,学生根据五个特征要能判读地形的基本特征;通过等高线地图学会基本读图方法,学会描述等高线地图的地形特征 2.掌握等高线的基本计算 等高线的计算是教学难点,结合现实生活学会理解和计算坝长坝高,流域面积,相对高度等 3.学会应用等高线地图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学会应用等高线地图选择交通线路、坝址、农业分布等点线面的选择区位 二、知识网络 三、应试指导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等高线地图的判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地理技能,计算难度大,近年来淡化了计算,强化了地图的判读和应用。应结合生活实例加强对等高线地图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人文地理区位选择这一块,越来越受到重视。 2022年 无 2021年 无 2020年 无 【课堂导学】 四、要点精讲 1.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甲地的海拔为1500m,乙地的海拔为500m。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m。 如图,总结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又称高程)相同,并且都以海平面作为0米。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的等高距相同。 ③等高线为闭合曲线:等高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状态。 ④两条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所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只有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才显示为重合状态。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甲、乙两处坡度较陡的是乙。 ⑥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垂直相交,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⑦示坡线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3)地形部位的判断 ①AB线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弯曲。 ②CD线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弯曲。 ③丁处为鞍部,位于两个山峰之间,连接两条山谷线和山脊线。 ④丙处为陡崖,该处等高线重叠。 2.等高(值)线的基本规律 (1)任意相邻两条等高(值)线之间差额相同或者为0; (2)等值线弯曲处,凸高为低,凸低为高(高、低指数值大小); (3)闭合等值线内取值,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 海拔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大 丘陵 海拔200~500米,相对高度小 平原 海拔小于200米,相对高度很小 高原 海拔大于500米,内部起伏小,边缘起伏大 盆地 四周高,中部低 3.微观地形的判读 如图: 指出图中山谷、山脊、山顶、洼地、分水岭、集水线、鞍部、陡崖、台地、示坡线。 4.特殊地貌 示意图 等高线图(单位:米) 新月形沙丘 梯田 示意图 等高线图(单位:米) 锥状火山 风蚀蘑菇 示意图 等高线图(单位:米) 岱崮山 冲积扇 示意图 等高线图(单位:米) 地上河 喀斯特峰林 5.等高线地图的描述 对于所有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判读方法具有一致性,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判读。 读图五方面 读图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读递变 方向 等值线数值递变方向与等值线大致的延伸方向垂直 从高往低处为倾斜方向,了解地势的起伏。 读数值 范围 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②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 (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 读 疏密 程度 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②坡面凸凹: 高疏低密———凸坡 高密低疏———凹坡 农业:陡坡种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 工程建设:为道路平坦,公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之”字形道路也是为了降低坡度 模板: 等高线的描述:等高线的递变;疏密;弯曲或延伸;数值大小;极值。 读图五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