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4168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71497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七课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新课导入 第一部分 PART 01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知道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2.学会如何去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重点: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难点: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思考:六尺巷的故事蕴含着什么人文精神? 点拨:社会和谐、见贤思齐、向上向善。 相传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学士,家中因为宅基地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人撑腰。收到家人来书,傅以渐遂修一纸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便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也主动让出三尺,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新课导入 中华人文精神具有作用的作用? 知识归纳 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探究与分享 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的嘱托,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点拨: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 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 向善的思想文化。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提倡和谐的名言或事例 ○ 点拨: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汉藏联姻、昭君出塞等。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过得和和美美,国家这个“大家”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要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相处要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形成恰当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美好的状态。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同学们就如何理解和谐展开讨论。 探究与分享 结合以上讨论,说说今天我们应如何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如何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知识归纳 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探究与分享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同学们就如何理解和谐展开讨论。 同学甲说: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过得和和美美,国家这个“大家”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同学乙说: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相处要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形成恰当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美好的状态。 同学丙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要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问:(1)你还知道哪些提倡和谐的名言或事例。 (2)结合以上谈论,说说今天我们应如何促进社会和谐。 答案提示: (1)开放性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如墨子的“天下兼相爱则治”等。 (2)①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做到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学会宽容,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形成恰当的关系; ②在家庭中,要孝敬长辈,积极承担家务劳动,建设和谐家庭; ③在社会中,要关爱他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知识点二 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1)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①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②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探究与分享 “新时代好少年”每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好少年,有的热心公益,有的关爱他人,有的热爱科学,有的勇于创新,有的乐观向上,有的爱护环境,有的传承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