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4181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31875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内嵌,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第一课时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学习目标 道德修养:理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 2 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人文精神,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 健全人格:理解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理性平和、开放包容,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以文为脉 载异同之美 议学情境一:首届“非遗版”春节 2025年蛇年春节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非遗春节”,也是中国农历60年一遇的“乙巳年”,与“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总台蛇年晚会从官方吉祥物、标识设计、节目设置都透出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味儿”。 议学探讨: ①你还记得哪些蛇年春晚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它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人文精神? ②中华人文精神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何指导意义? 议学成果一: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P59 1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58页蓝字) 2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P62 3 [预设] 1.表面上看起来一团和气,实则内心各怀鬼胎,缺乏真诚与信任。 2.短期内可能维持表面的平静,但长期来看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3.削弱了团队或集体的凝聚力。 4.缺乏真正的共识与信任,团队成员之间难以形成合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容易分崩离析。 5.在“同而不和”的环境中,个人利益往往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为了维护小团体的利益,牺牲公平与正义。 教师小结:我们在保持个性的同时,要追求整体的和谐与统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要求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与立场,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理解他人的需求,从而在差异中找到共同点,实行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辨析:结合生活实际,小组合作说说“同而不和”的潜在危险。 背景介绍: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弟子三千之多,高徒遍布各诸侯国,他一生传承“仁”的思想,教导为人为学为政之道。 播放视频《典籍里的中国·论语》。 [预设]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要做到温故知新。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人要谦虚,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保持谦逊的态度,虚心接受意见。 4.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教师小结:孔子一生传道授业,每逢杏林讲学,四方弟子云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孔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思考:视频中有哪些教化人心的思想,你有什么感悟? 思考: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阅读教材第59页“探究与分享”,你还知道哪些蕴含着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艺作品? [预设] 古琴:其品格清、和、淡、雅,象征着君子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围棋:舍得之道和全局观念。 玉蝉:象征“文、清、廉、俭、信”五德。 《四书》《五经》…… 教师小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 -探究二:中华人文精神的表现? -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含义 意义 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 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有助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