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教案 区域合作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及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从资源调配的调出区、调入区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2.区域认知:从空间角度说出我国四种能源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消费特点。 3.人地协调观:结合案例,理解资源调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地理实践力:结合资源调配的实际案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资料,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重难点) 2.结合材料,了解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的路线。(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右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自主学习】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特点:工程量浩大,建设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空间布局,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1)可靠的资源供给。 (2)资源调配线路造价。 (3)沿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经济状况,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资源供应、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施工难度 线路长(短),地质条件复杂(稳定), 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对环境的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调出区 可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大型产业基地。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原材料经济占比高、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 (2)对调入区 资源跨区域调配解决了当地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但也可能引发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3)对沿线区 不同类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因资源运输载体、管道线路、工程规模以及施工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也有较大差异。一般而言,运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非常重要。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对资源调入区的意义 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区域能源、资源的短缺;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资源调出区的意义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对沿线地区的发展 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思考交流】 探究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