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1.结合实际案例,了解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并分析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提升综合思维。(综合思维) 2.运用资料,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的构成及其在保护国家环境安全中的作用。(区域认知) 3.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探讨身边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治理现状,增强环保意识,理解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4.通过调查了解身边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实施的例子,并能结合相关知识解释其实施的意义,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提升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 课标定向 素养导引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1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2 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目录 CONTENTS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0-P117,回答以下问题: ①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是? ②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组成有哪些? ③举例说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涵盖哪些方面? 2016 年 12 月,国家公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全面推行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河流水环境好坏,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态共同体,治水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不行,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的系统治理,出现问题可通过河长来协调、调度和监督。2018 年,我国全面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 1. 查阅资料,说一说河长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2. 我国推行河长制,有哪些优越性? 1.各级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破坏航道、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湖明晰管理责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实行联防联控;对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导,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强化激励问责。 2016 年 12 月,国家公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全面推行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河流水环境好坏,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态共同体,治水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不行,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的系统治理,出现问题可通过河长来协调、调度和监督。2018 年,我国全面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 1. 查阅资料,说一说河长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2. 我国推行河长制,有哪些优越性? 2.实行了“河长制”,首先革除了环境污染治理只依赖环保部门的弊病,地方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且自任河长,促进了环保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地方、上游与下游,密切配合协调,真正做到凝心聚力,有力促进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是为了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而制定的行为规则,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范、标准等,用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和个人之间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 01 章节 PART 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3 1 2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环境标准和国际公约组成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涵盖污染防治、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防灾减灾和国际合作等多个门类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概况 芬兰地处北欧,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森林资源丰富,石油、煤炭资源贫乏且多依赖进口。芬兰经济支柱是制造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