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案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运用原理示意图与区域图像,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基本形式,正确认识其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形成综合思维。 2.区域认知:运用资料,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的主要形式、原因及影响。 3.人地协调观:从全球视角关注国际合作中的区域差异,正确认识不同国家应对措施与其区域发展背景之间的关系,探究人地协调发展的正确做法。 4.地理实践力: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调查,描述污染物跨境转移的现象,独立思考问题,并掌握处理地理原理、区域图像信息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资料,说明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跨境转移采取的措施。(重难点) 2.运用资料,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的主要形式、原因及影响。(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 电子垃圾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包括废旧的手机、电脑、空调、洗衣机等,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一类污染物。西非的贝宁、加纳、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等国,受发达国家电子垃圾转移影响较大。这些电子垃圾主要来自欧美经济发达国家。 结合上述材料,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分析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接受国所产生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污染物跨境转移 4.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危害 特点 危 害 直接性 污染当地水源和土壤,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加重,并危害人体健康 长期性 产生连锁反应,引发区域性环境危机 全球性 长期积累对全球环境造成危害 5.洋垃圾的危害: “洋垃圾”夹杂物量大、成分复杂,增加了国内环境和健康风险。 进口固体废物运输和储存时期可能会产生霉变及重金属泄漏。 “洋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环境;酸浸、水洗废弃物则会危害水体、土壤环境。 部分“洋垃圾”没有得到再生利用,其焚烧和填埋造成了额外的环境污染及土地资源占用,加重了我国环境治理负担。 “洋垃圾”流向“散乱污”加工企业集中的地区,污染当地环境,威胁居民健康,使当地面临极高的环境安全风险。 【思考交流】 探究一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危害 电子垃圾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包括废旧的手机、电脑、空调、洗衣机等,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一类污染物。西非的贝宁、加纳、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等国,受发达国家电子垃圾转移影响较大。这些电子垃圾主要来自欧美经济发达国家。 1.结合上述材料,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分析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接受国所产生的影响。(区域认知) 提示: 环境:形成大量重金属污染,造成空气、水体的污染。 经济:直接获得部分贵重金属,推动回收经济的增长。 社会:进口这类旧电器可以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但危及居民健康。 2. 有人认为,牺牲环境质量,被动承接污染物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必须付出的发展代价。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综合思维) 提示: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应该是依靠承接污染物、牺牲环境质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是应该在发展中重视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对。 3.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电子垃圾产生国。议一议,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淘汰的废旧家电都到哪里去了?(区域认知) 提示: 部分零件进行回收再利用,部分经过物理粉碎分解后诞生包括铁、塑料、有色金属等各种拆解物。 这些拆解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固体废物,可以作为再生资源直接出售,进入下游产业成为原料再次投入使用,制成我们手中的笔杆和身上的纽扣等。而另一种是危险废物,则会在国家环保部门的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