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古马里清真寺遗迹 玛雅金字塔遗迹 从历史学角度看,我们把改变人们生存方式、生存状态;生产方式,生产状态;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质的巨变的过程称为革命。 革命可以是政治领域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巨变,也可以是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 概念解析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 ①生产手段:手工操作 → 机器生产 ②组织形式:手工工场 → 工 厂 (生产方式) 生产组织 工具 规模 分工 工场 手工工具 较小 较粗 工厂 机器 较大 细密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60~19/中) 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首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国内政局稳定(政治前提)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圈地运动 海外(殖民扩张、海外贸易) 国内(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 工场手工业生产经验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 政府鼓励、支持 海外(殖民扩张、海外贸易) 国内(农业资本主义发展)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直接原因: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 背景: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60~19/中) 1.棉纺织业的革新 织 纺 飞梭 1765年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水力织布机 相互促进 1771年工厂出现 标志着近代机器大工业的诞生,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的确立。 过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60~19/中) 1.棉纺织业的革新 1771年工厂出现 进程: 2.动力革新: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在工厂使用 3.交通工具的革新: 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07年,美国富尔敦 发明蒸汽轮船 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中,英国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 标志着英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言道:“为什么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后期而不是在早100年或1000年时发生?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从海外大扩张之后欧洲惊人的经济发展中找到。这一发展如此显著,以至现在通常被称为‘商业革命’。”作者旨在说明( ) A.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后期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商业革命 C.市场的扩大引发了工业革命 D.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发了工业生产的革命。”该论述揭示了发生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是( ) A.手工工场的发展 B.工人阶级的斗争 C.科学革命的出现 D.世界市场的扩大 巩固练习 C D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 ……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下列对于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殖民扩张使英国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B.圈地运动提供了国内市场和自由劳动力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