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7005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4-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385931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流的,PPT,20张,课件,扩展,10课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近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知识回顾】: 本书第9课学习丝绸之路主要是亚欧非三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新航路: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航海家开辟的由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等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将整个世界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15世纪末-18世纪) 原因: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③各洲之间的贸易的扩展。 表现: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知识回顾】:(东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选必二P44)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走私鸦片的手段。(纲要下P70) 影响: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背景: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②对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需要;③交通工具的进步;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表现:①新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 ②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 ③世界贸易额增长速度加快: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贸易额增长近2.6倍。 最终形成:两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最终形成:两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工业革命 生产力迅速提高 生产组织形式变化: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 西欧、北美国家实现工业化 国际分工明确 工业国:输出商品、资本,掠夺原料 其余国家:商品倾销市场,原材料产地 交通、通讯领域的新发明 便利了信息交往和货物的运输 资本主义实际市场最终形成。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历程: 时间 世界市场 形成进程 推动因素 贸易中心 经营方式 商品种类 贸易格局  15世纪末 ↓ 18世纪中期 初步形成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地中海沿岸 ↓ 大西洋沿岸 商品交易所 银行 证券交易所 股份制公司 烟草、咖啡可可、茶叶 香料等 奴隶贸易 鸦片贸易 商品、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 西、葡 荷兰 法国 英国 18世纪60年代 ↓ 20世纪初 最终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 百货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英国 “世界工厂” 西欧、北美多中心的 新格局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20世纪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概况: 1.消极的阻碍因素: ①两次世界大战;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②美苏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 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国之间为了转嫁危机,纷纷设置贸易壁垒,致使危机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进一步的加剧,严重影响国际贸易。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引发的,所以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波动,时有发生。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2.积极的促进因素: ①二战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②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③冷战的结束;④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⑤跨国公司的推动。 削减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实施市场开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