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7471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件(共57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74370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课,古代,村落,集镇,城市,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以东辛庄村等为例探究古代聚落的成因及影响 学习目标: (1)以乡土史料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村落、集镇、城市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影响。 (2)通过居住条件、经济生活、基层教化和基层治理,探究中国古人社会生活的智慧,梳理治理的变迁。 (3)制定研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撰写调研报告,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烘托乡土观念,渗透家国情怀。 一、村落 二、集镇 三、城市 四、枣庄民俗 东辛庄村,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冯、王二氏来此地定居。据清康熙三十三年修的《刘氏家谱》记载,刘氏先人于康熙初年迁入,依亲定居,故称为亲庄。随着时间的变迁,后演变为辛庄,清末称上辛庄,1982年更名为东辛庄。 东辛庄村,这个带有浓厚古建筑风味的小村落,历经明、清、民国到如今近五百年的岁月。 2014年11月,东辛庄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2年12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东辛庄村为2022年山东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 薛河 1 2 3 4 5 6 7 8 石寨 休闲广场 炮楼 寨门 炮楼 炮楼 东辛庄村典型的三间房院落 东辛庄村规模相对小一些的配房示例 石头院墙 鲁南传统民居一般都是三间正房的设计,家境一般的,就直接拉起一圈院墙,装个简易大门。财力稍微宽裕一些,还可以在正房东南角休厕所、西南角盖厨房,传统方位“东”为上,所有也有“上厕所”“下厨房”之说。一旦谈到东西厢房、大门过洞、二进院子等,那就更显档次了。儿子住东厢房,女儿住西厢房,有管家、杂役等的住门房。女儿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情郎,演绎出波折故事,是为《西厢记》。 鲁南传统院落有着明显的自己的特点: 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般是木石结构、砖土结构; 体现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等。 笔记 东辛庄村的建筑主要材料是青石。院墙倒还好说,大小相似的石块、石片等垂直均匀堆叠;建房的石头可就讲究多了,地基石、墙体石、过门石、过梁石、大门门框立柱石、大门栏板卡槽石、门前钟鼓石、等等,非一群石匠相当长时间的寻找、准备、施工不能胜任。因此,建房在农村,是仅次于婚丧、添丁的大事! 比如:破石这一道工序。首先,需要选择一块合适的石头作为加工对象,仔细观察石头表面的纹理,判断石头的结构和可能的加工方向,就这一条,就得要几年磨炼的老眼光花费掉半天的时间。然后要标记切割线,使用钎子沿着石头纹理的方向画一条切割线,并每隔一定距离(如20公分)凿一个小坑,这样才能插入楔子。将扁形铁楔子插入小坑中,用大锤轻轻敲击,使其逐渐深入石头。随着敲击,观察石头上画的线上是否出现裂缝。当裂缝出现后,再适当加大敲击力度,使石头沿着裂缝裂开。 石匠不仅需要技术、耐心,体力消耗一样不轻。过去的石匠在家里的地位还是挺高的,吃饭都是先吃,而且最好的伙食也会供给石匠。这不仅是因为石匠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更重要的就是在物资贫乏的时代,必须要保证足够的食物才能扛得住生产过程中的消耗。 东辛庄村石磨 东辛庄村坍塌的磨盘和旁边的地窖口 石磨原理与设计: 1.石磨的上下扇的里边都有规则的沟槽,而且中间深外边浅,中间还留有一定的间隙。   豆子下到里边时,先按照刻好的斜槽通道 进入中间部分的间隙里,随着上扇石磨的旋转,豆子得到的间隙越来越小,最后成粉末了。 2.物理原理:是杠杆原理,省力杠杆。石磨主要是通过杠杆来带动磨盘转动来磨碎放入它里面的东西的。 东辛庄村地处石马山半山腰,地下水位较低,提供了天然的挖地窖储存食物的条件,特别储存水分较多的红薯、白菜、萝卜。地窖贮藏的基本原理: 1.温度变化小,土壤的导热性弱; 2.湿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