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高考历史六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石峁遗址距今4300—3800年,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的三重石砌城垣构成,城址总面积400万平方米以上,其规模远超年代相近的良渚、陶寺遗址。如此规模的城址,却坐落在年降雨量仅300多毫米的毛乌素沙漠东南缘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该区域属中国历史时期北方农牧交错带,石城规模与生态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有利于( ) A. 理解不同民族交往的进步性 B. 了解早期国家产生的复杂性 C. 分析农业生产兴起的地域性 D.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2.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礼失而求诸野”,如《左传 昭公十七年》记载孔子曾向熟悉古代以鸟名官制度的郯子请教,并感叹:“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东汉郑玄、魏晋杜预注经,在考证原创于中原的名物制度时也都曾引边裔民族习俗为证。据此推知( ) A. 华夏文化获得扩展传承 B. 华夷之分逐渐失去根基 C. 儒学有重礼崇文的传统 D. 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发展 3.根据以下两则历史材料,可以共同确认的史实是( ) 《北史 魏孝文帝纪》载:“诏改长尺、大斗,依《周礼》制度,班之天下。” 《魏书 张普惠传》载,孝明帝(孝文帝之孙)时,张普惠上书:“以天下民调,幅度长广,尚书计奏,复征绵麻,恐其劳民不堪命……仰惟高祖(孝文帝)废大斗,去长尺,改重秤,所以爱万姓,从薄赋。” A. 孝文帝改革与赋税相关的度量器具 B.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使百姓富足安乐 C. 孝明帝试图在户调之外再加征棉麻 D. 孝明帝全面地承继了孝文帝的政策 4.相比于书画的主题与“品质”,唐朝“藏蓄书画”多依名家“等级”“品定贵贱”,如董伯仁、展子虔、郑法士等名士“屏风一片,值金二万……其杨契丹、田僧亮……一扇值金一万……推此而言,可见流品”。这种现象可用于说明,唐朝( ) A. 科举制对艺术本真性的遮蔽 B. 垄断行为扰乱艺术消费市场 C. 士族门阀观念的延续与残存 D. 民众艺术鉴赏水平较为有限 5.汪大渊是元代著名的地理学家、航海家,他远航非洲,足迹广及西南太平洋至大西洋,范围超过前代有记载的航海家,其所著的《岛夷志略》,包含了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汪大渊本人也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的马可 波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朝( ) A. 航海造船技术领先世界 B. 朝贡贸易体制渐趋成熟 C. 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D. 对世界的认知有所提升 6.表2明朝南方市镇的发展状况(部分)这反映出( ) 市镇 发展状况 盛泽镇 明嘉靖年间,居民百家“以绸绫为业”,进入清代,发展为“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交易额“日逾为金”的巨镇 王江泾镇 “烟户万家”的巨镇,其居民“多织缯为业,日出千匹,衣被数州郡” 枫泾镇、朱泾镇 “前明数百家(棉)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鹉坊、商贾悉从之” A. 市镇间存在不同生产方式 B. 生产经营的区域特色鲜明 C. 长途贩运的商贸活动兴盛 D. 南北方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7.图为19世纪60-70年代中国部分地区大量人口迁徙示意图。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环境的差异 B. 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 C. 列强侵略的加剧 D. 政治局势变动的影响 8.19世纪下半叶,葛士浚所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将朝廷六政之外的所有事项均归于洋务,但1902年刊行的《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却把“洋务”范畴限定在交涉、教案和出洋三项,诸多实政出现脱洋务而入时务的变动。据此可知( ) A. 社会形势变迁影响时人认知 B. 早期现代化道路具有多元性 C. 政治变革动摇传统的华夷观 D. 向西方学习上升到制度层面 9.1945年9月至11月,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先后颁布《伪中央储备银行钞票收换办法》和《伪中国联合准各银行钞票收换办法》,对不同地区的伪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