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信息整合题 目 录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 核心精讲·题型突破 3 真题研析 3 ★原题重现 3 ★题型特点 6 ★解题图谱 6 核心精讲 6 ★类型一:信息整合辨析(客观题) 6 ★类型二:信息整合归纳(主观题) 11 命题预测 13 ★高频考法 13 ★未来趋势 15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信息整合题 题量与分值 题量:1—3题不等 分值:3———12分 ①信息整合题是信息类文本主要考试题型。信息整合,既可以以客观题方式呈现,也可以主观题方式命题。 ②信息整合题,多是对文本信息进行综合。要求考生将分散在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式转述。 题型与题干 题型:①选择题/②主观题 题干:①下列对材料(或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②……简要概括其原因/有哪些…… ★原题重现 (2024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土星5号火箭升空了! 它一点一点上升,庞大的身躯稳健有力。 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被巨大的推力紧紧摁在座位上。火箭在他们身下持续上升,各级火箭按照预定程序点火,第一级火箭、逃逸塔、第二级火箭一一分离。绕地球轨道飞行一周后,宇航员检查了火箭和飞船状况。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飞船推向更远的高空。 当地球被甩到身后,就是船箭分离的时候: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鹰号(登月舱)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哥伦比亚号的驾驶员柯林斯,让飞船慢慢转身。“哥伦比亚”与“鹰”对接成功。宇航员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 终于抵达月球上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鹰号离开,向着月球越飞越近。柯林斯驾驶着哥伦比亚号孤独地环绕月球飞行。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时刻关注着、期待着…… 预定着陆区在哪儿?宇航员们全力搜寻。但是意外忽然发生:当他们发现着陆区,鹰号已经飞过了头!数英里一闪而过,舷窗外的月球变得崎岖不平。家园远在万里之外,更无法奢望什么援手。此时此刻,他们能做的,只有保持镇定,平稳驾驶,继续飞行。 看到了,就在不远处,那里平整而干净!鹰号慢慢减速、缓缓下降。登月舱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直到平稳落地!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地球,人们鸦雀无声、屏息聆听。 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太空传来,那是阿姆斯特朗从月球发出的声音:“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着陆成功。”他异常平静,地球上的人们却爆发出欢呼的声音。随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沿着舷梯爬下登月舱。 陌生、寂静、壮丽的月球从此有了生命。 (摘编自布莱恩·弗洛卡《登月》,袁玮译) 材料二: 今年6月,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举行会议,中国科学家介绍了“嫦娥四号”探月任务,表示将于2018年底前将中继卫星发射至月球背面上空一个引力稳定的位置,即地-月L2点,这颗中继卫星将执行为期三年的任务。新华社的报道没有透露“嫦娥四号”发射的具体时间,只是说将在2020年之前发射。自1976年苏联的“月球24号”抵达月球之后,中国的“嫦娥三号”首次于2013年在月球实现软着陆。它搭载的“玉兔一号”月球车共有6个轮子,在任务结束前共行驶了约114米。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玉兔一号”的探地雷达探测到其着陆点下方有9个明显不同的地下层,表明该地区有着复杂的地质史,这与“阿波罗号”宇航员探索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根据今年6月在联合国会议上发布的信息,“嫦娥四号”任务的主要工程目标包括进行月球背面着陆和深空数据中继。中国方面已邀请国际社会围绕“嫦娥四号”探月任务建立合作关系。 (摘译自斯蒂芬·克拉克《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登上月球背面》,2015年9月22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