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 雪》 风骚:诗经《国风》 楚辞《离骚》 《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 “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各领风骚”:各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有作为。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屈原(约前340~约前275年)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期的楚国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奠基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体独创的新时代。 “楚辞”和《楚辞》 (1)诗体名。楚地的歌辞,指战国时以屈原为代表创作的带有浓厚楚地色彩的新诗体 “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汉代人将这种别具风格的文体称之为“楚辞体”,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离骚》,所以也称之为“骚体诗”。 (2)总集名。《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录了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其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楚辞》文体风貌 1.句式:灵活自由,参差错落,较多部分采用六言,亦掺杂四言、五言、七言等形式。 2.语言:大量采用楚国民间的口语和方言; 大量使用虚字作语气助词,如“兮”; 词采缤纷华美。 3.结构:篇幅加长,加强铺陈叙事成分以尽情抒情。 4.创作方法: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5.风格:充满个人的情志与幻想,风格浪漫而神秘。 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忧也。离,犹罹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 ———(东汉 班固) “离”———同“罹”,遭遇。 “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第一段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壹 高阳: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颛顼(zhuān xū)。 苗裔:远代子孙。 朕:我。古时不论贵贱都可自称朕,至秦始皇始定为皇帝的自称。 皇考:皇,大。考:对已故父亲的称呼。(妣[bǐ]:对已故母亲的称呼。) 摄提:寅年的别称。 贞:正当。 孟陬:孟春正月,正月为陬,又称寅月。 庚寅:指庚寅日。降:降生,出生。 我是颛顼帝的远代子孙,父亲名为伯庸。正当寅年的寅月寅日,我降生了。 ———屈原出身高贵,和楚王是同宗。 ———出世时正逢吉时,有祥瑞吉兆。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皇:“皇考”的简称,先父。 览揆:观察衡量。 览:观察。 揆:测度、衡量。 初度:出生时的情况。 肇:开始。 锡:通“赐”,赐给。 嘉:美。 名、字:名词活用作动词,给……起名,给……表字。 正则:公正而有法则。这是屈原名“平”的解释。 灵均:土地美好而平坦。这是对屈原字“原”的解释。 先父观察衡量我降生的情况,一出生就赐给我美名。给我起名叫正则啊,给我表字叫灵均。 ———名字由来,寄予厚望 以嘉名锡余,状语后置 知识链接 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这在今天看来,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