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38421

第四章 原子结构 章末测评验收卷(四)(课件 练习,共2份)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日期:2025-04-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29517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第三,必修,选择性,2019,教科
    章末测评验收卷(四) 原子结构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为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的荧光屏可观察α粒子在各个角度的散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在图中的A、B两位置分别进行观察,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 在图中B位置进行观察,屏上观察不到任何闪光 卢瑟福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α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 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击到金原子核后发生反弹 2.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玻尔提出了原子能级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光谱 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光谱的分立特征和原子的稳定性 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3.(2023·湖北卷,1)2022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搭载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可用于探测波长为121.6 nm的氢原子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为10.2 eV)。根据如图所示的氢原子能级图,可知此谱线来源于太阳中氢原子(  ) n=2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 n=3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 n=3和n=2能级之间的跃迁 n=4和n=2能级之间的跃迁 4.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 A B C D 5.1885年,巴尔末对当时已知的氢气放电管获得的四条可见光谱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谱线满足=RH(n=3,4,5,6),这个公式称为巴尔末公式。巴尔末公式反映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的特征,如图所示是氢原子能级图,已知可见光能量在1.64~3.19 eV之间,巴尔末研究的四条可见光波中波长最长的是氢原子在哪两个能级之间跃迁辐射的(  ) 3到2 4到2 5到2 6到2 6.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为En=E1,其中n=2,3,4,…。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的质量为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后,核外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不变 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ν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 一个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第一激发态氢原子的电离能等于E1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对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的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质子数 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与电子电荷量大小的比值 8.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原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三种跃迁途径,设a、b、c在跃迁过程中,放出光子的能量和波长分别是Ea、Eb、Ec和λa、λb、λc,则(  ) λa=λb+λc =+ Eb=Ea+Ec Ea=Eb+Ec 9.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 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为1.89 eV 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处于n=1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10 eV的电子的能量 10.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意识到了经典理论在解释原子结构方面的困难。在普朗克关于黑体辐射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关于光子的概念的启发下,他在1913年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如图为氢原子的电子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