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054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案

日期:2025-04-0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815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各种,政治,力量,教案
  • cover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教材分析 1、本框包含三目内容,第一目从近代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分析。 2、第二目进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3、从而引出第三目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本框内容与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部分内容联系密切。 二、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 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科学精神: 能运用所学知识深入学习课本,通过列举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以及各种政治力量,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分析不同救国方案,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3.公共参与: 提升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法治意识: 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三、学情分析 1、通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知识有所了解。 2、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当代的作用有一定知识积累。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等知识缺乏系统认识,对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做我国执政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有意识的政治认同。 四、教学重点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理解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分享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鸦片战争》,思考:近代中国为什么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通过视频更直观了解近代中国历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历史时间轴: 第一标题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 基本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三者关系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①清王朝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②(1)西方一些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 (2)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 ③西方列强入侵:1840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以图片的方式,更能给学生带来震撼, 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通过学生自己发表观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①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提和基础) 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目的和动力) 第二标题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议题2、共产党产生的过程(背景)是怎样的? 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③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学生活动: 积极讨论探究分析,举手发言,集思广益。 教师活动: 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总结正确知识点,及时板书。 议题3、共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