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9134

2.2运动的规律性课件(共29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4-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70015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中,哲学,必修,统编,思想政治,运动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规律的特点 3.意识活动的特点 4.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 4.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5.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要求 自主阅读教材,解决以下问题 思考:这些现象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 人类社会是运动的。 人的思维(知识水平)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 一、规律是客观的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表现为位置的移动、数量的增减(量变)、事物性质的变化(质变)、时间的延续等 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1.运动的含义 ①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同特征的抽象概括和总结;②与日常生活中具体的运动形态之间是共性和个性 、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生物运动 社会运动 思维运动 化学运动 抽象 概括 哲学上的“运动” 运动的具体形态 自然界的运动 人类社会的运动 人的思维的运动 知识拓展:哲学上的运动≠运动的具体形态(共性与个性) 知识拓展:静止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表现: 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暂时的 相对的 有条件的 知识拓展: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区 别 含义不同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特点不同 运动是永恒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 静止是暂时的、 有条件的、相对的 联系 ①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②运动与静止是相互依赖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的 错误倾向 ①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形而上学不变论);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形而上学不变论: 飞矢不动、刻舟求剑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绝对静止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知识补充(记)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正确的,承认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错误的,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思考:1.刻舟求剑为什么没有成功吗?说明什么?2.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什么观点? 结论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刻舟求剑者认为物质是不运动的,是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物质世界以什么方式存在?有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呢? 注意:区分物质的固有(根本)属性和物质的唯一特性。 运动 客观实在性 ———物质离不开运动。 教材21页下方《阅读与思考》 结论②: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慧能、王守仁等认为不是物质在动,而是“心”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思考:2.运动能离开物质吗?离开物质谈运动属于什么观点? ———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一、规律是客观的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刻舟求剑 有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坛经》 有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结论:该观点陷入了唯心 主义,世界上不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