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科目:政治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时:一课时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教材分析:本框包含三目内容,分别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取得的成就,论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本框内容与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部分内容联系密切。 【学情分析】 通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取得的成就等知识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当代的作用有一定知识积累。但是,大多数学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系统认识和有意识的政治认同。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明确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科学精神:能运用所学知识深入学习课本,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 法治意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公共参与:提升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内容 教学重点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做出的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和改革开放的意义; 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难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提问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和复兴历程: 结合材料回顾必修一知识。 展示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帮助学生更好区分不同的历史阶段。 讲授新课 30分钟 第一目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播放视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 思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了哪些成就? 教师总结: 1. 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展示图片:新中国第一枚国印。 思考:新中国成立是否马上进入社会主义? 教师总结:展示教材专家点评: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步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经过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才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年) 3.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时期 1.成就: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 第二目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材料思考:家庭的变化是时代的缩影,一位山东省的农民从1982年开始记录家庭账本。1982年12月,账本记录的是面条、酱油、豆腐、油条、瓜子等食品。这一年,他家总收入836.54元,总支出574.90元,结余261.64元。三十多年过去了,他家消费支出一年比一年多,日子越过越红火,肉、蛋、蔬莱的消费额明显増长,还増加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手机、摩托车、汽车等项目支出。账本显示,2018年他家的结余是1982年的200多倍。 请同学们思考: 这个家庭的生活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有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