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我们的公共生活 一、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能够在丰富的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责任意识:在公共生活中要有共建共享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 健全人格:了解身边的公共场所,结合生活实际知道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区别,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在公共生活中,保持个人文明形象。 法治观念:学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增强公共意识,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公共场所,明白在公共生活中要有共建共享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难点: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保持个人文明形象。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法 。 四、教学资源 准备辩论的工具及环境布置、搜集资料、公共场所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四课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认识公共生活,在正式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几组图片,你能认出来这是什么地方吗?(出示图片) 2.(学生回答后)师: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公共场所。你还知道哪些公共场所呢? 3.(学生回答后,)师:我们在这些场所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板书:认识公共生活) (二)课堂教学活动 活动一:填一填 1.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的第22页,认真观察活动园里面的图片,然后根据类别填入相应的公共场所名称。(板书:公共场所) 2.学生根据类别填入相应的公共场所名称。 3.填完的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4.师生交流。 5.师:除了活动园这里提到的公共场所,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出示:展示公共场所图片)。我们在这些公共场所中的生活,构成了公共生活。 过渡:这些公共场所从我们身边的学校,到我们新疆,到我们国家,再到我们整个世界,老师也希望大家能够努力学习,走到更广阔的天地,体验更加丰富的公共生活。 活动二:公共场所讲文明 1.师:在这么丰富的公共生活中,我们有什么要注意的吗?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 2.学生认真思考。 3.教师引导学生在班级交流。(出示:师生交流) 4.教师小结:同样的事情,在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做,对我们的要求不同。 5.师:在私人空间中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吗?(出示:在公园垃圾乱扔、在家里垃圾乱扔) 6.学生认真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7.教师引导学生在班级交流。 8.教师小结:在私人空间中,我们也要注意文明。但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公开的。人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 过渡:那我们在如此丰富的公共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呢? 活动三:丰富的公共生活 1.师: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图片中的人都在做什么?你参与过这些公共生活吗?在参与这些公共生活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出示;利用社区体育设施;到医院就诊;与家人逛集市;与家人外出旅游;) 2.学生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3.教师小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保持个人文明形象。 4.师:除了这些公共生活,还有一种生活———网络生活;有的人认为它是公共生活,有的人认为不是,你赞同哪种观点?现在我们举行一个小辩论:网上购物,属于公共生活吗?(出示:辩论规则) 8.学生分正方、反方进行辩论。 9.教师小结:个人在网上购物,并没有其他行为发生,一般来说属于个人生活。但购物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这一类的活动,就属于公共生活,要注意自己的言论是否文明,是否合法。 (四)课堂总结活动 1.师: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全部内容了。老师给大家编了一个顺口溜,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2.我们一起来做几道题练习一下。 3.同学们掌握的都非常棒,那在课堂的最后,我们留一个小作业。(二选一:放学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