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1811

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11523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其他丝绸之路;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丝绸之路”:是指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命名。 狭义上,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泛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包括“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1877年《中国》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发展 人类早期几个文明中心之间的交往主要是沿着东西方向,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洲的商陆进行的。 问题:图片中古代欧亚大陆有哪些重要的商路? ①陆上丝绸之路 ②草原丝绸之路 ③西南丝绸之路 ④海上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发展 (一)陆上丝绸之路 1、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丝绸很早就被辗转贩运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成为广受欢迎的珍贵商品。 2、开通 (1)标志性事件:张骞通西域 为什么西汉要开通丝绸之路? ①汉朝时期经济的发展; ②汉武帝国力强盛,政局稳定; ③北方匈奴时刻威胁着西汉王朝政权稳固; 汉武帝为彻底消除盘踞在北方的匈奴势力。 目的:联合西域各国,共击匈奴(军事目的) 意外收获: 张骞两次(公元前138、公元前119年)出使西域虽然没有完成使命,但带回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信息。张骞的出使,第一次使中原与西域有了直接的交往。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发展 (一)陆上丝绸之路 政治: 经济: 外交: 文化: 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历史象征 促进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 促进物种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开发和经济发展 (2)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3)两汉时期丝绸之路走向兴盛的原因? ①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积极的对外政策; ②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 ③贸易利润巨大; ④丝路沿线的国际参与等 2、开通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发展 (一)陆上丝绸之路 3.发展 发展受阻 兴盛时期 ———根据周伟洲、丁景泰《丝绸之路大辞典》内容绘制 丝绸之路兴起于西汉,此后一度衰落; 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来; 两宋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 元朝,陆上丝绸之路再度兴起; 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 (1)隋唐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疆域广阔 ②政治稳定,国力强盛,交通发达 ③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 ④政策开明 ⑤文化繁荣,制度先进。 (2)唐中期以后发展受阻的原因? ②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逐渐取代陆上商路。 ①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 ③运载能力有限,对利润有较大限制; ④支线的路线复杂,不利于通行; 知识拓展:隋唐、元时期的丝绸之路 (3)元代陆上丝绸之路重新复兴 ①元朝统一; ②蒙古西征,畅通了东西驿路; ③元代的驿道路网打通了元朝首都与亚欧各地的联系,使唐中期以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的沙漠绿洲丝路再次活跃了起来,草原丝绸之路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1.路线 2.作用 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商路。 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 →咸海、里海以北 →欧洲或小亚细亚 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 元朝时期最为兴盛,明清衰落。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发展 (二)草原丝绸之路(皮毛路、茶马路)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和发展 (三)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关中平原→蜀(成都平原)→横断山麓南下→澜沧江、怒江→缅甸、印度→中亚、西亚。 2.路线: 3.作用: 在沟通古代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