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2036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件 5.1《阿Q正传(节选)》(共31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529837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PPT,31张,阿Q正传(节选),课件,下册
  • cover
(课件网) 阿Q正传 学习导航 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世人评价 世人评价 他是谁? 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世人评价 作家作品 文题解读 文题解读 课文细读 创作背景 学习导航 第一章 序 第二章 优胜记略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 第四章 恋爱的悲剧 第五章 生计问题 第六章 从中兴到末路 第七章 革命 第八章 不准革命 第九章 大团圆 第二章 优胜记略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 原著 课文 学习导航 第二章 优胜记略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 课文 学习导航 第二章 优胜记略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 课文 学习导航 第二章 优胜记略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 课文 精神胜利法乃立身之本 精神胜利法乃快乐之道 国民的劣根性 课文主旨 记叙阿Q的“精神胜利法”,讽刺以阿Q为代表的旧中国下层人民的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对劳动人民的麻醉和毒害,从而表达了作者改良社会、唤醒沉睡的民众的愿望。 人物形象 阿Q,一贫如洗,无家无业,甚至连名字也没有,住在未庄的土谷祠,只给人家做短工,平日只要吃饱了肚子,有几文钱,便神气活现地喝酒赌博,调笑打闹,生活满足得很。 自尊自大 自轻自贱 自欺欺人 欺软怕硬 人物形象 自尊自大 阿Q本身是个非常卑微而且贫贱的人物,但是他却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甚至是家乡有钱有势的赵太爷,他也认为,“我的儿子将来比较阔的多”。而且因为去过城里,甚至连城里人也看不起,拿别人的缺陷肆意嘲笑,然后引起为荣。 人物形象 阿Q能够自己贬低自己,而且在自轻自贱了之后,还能够认为这种轻贱使自己的“地位”更加上上。比如,在被人揪住辫子往墙上撞头的时候,阿Q就自己说自己是“虫豸”,将自己贬低为“虫豸”希望别人放了自己。并且在轻贱自己为“虫豸”之后,又犯了自尊自大的毛病,认为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所谓的“第一个”就是无上的荣耀,于是阿Q又在精神上胜利了。 自轻自贱 人物形象 自欺欺人是阿Q常常用于安慰自己的表现,以让自己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比如被别人打,他可以想象成自己被“儿子”打了,认为整个世界不像样,没了伦理,于是又按照自己的意愿转败为胜,心满意足。 自欺欺人 人物形象 阿Q本身就是非常卑贱的小人物,身体瘦弱、口才也木讷,不论打架还是骂人都不是别人的对手。于是阿Q在于是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是先估量对手的力量,专门捡软柿子捏,木讷的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如果遇到打不过也骂不了的,就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这种典型的欺软怕硬的行为,也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具体表现 欺软怕硬 精神解读 精神解读 记叙阿Q的“精神胜利法”,结合时代背景和课文内容分析“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现实价值 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人还是需要一点阿Q精神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 阿Q正传 谢谢聆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