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3124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3-3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19725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山东省,阶段性,试题,化学,测试,3月
  • cover
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一)化学试题 2025.3.22 相对原子量:H 1 N 14 O 16 Al 27 Na 23 Se 79 Br 80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科技的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于制造5G材料的氮化铝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 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1号”CPU芯片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 “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计时铷原子钟,铷是第ⅠA族的金属元素 D. 液溴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玻璃瓶中,并加水液封 2. 利用反应可制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示意图 B. 1mol 中含有电子 C. 的电子式为 D. Na2O2和NaCl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3. 日本核废水排海引起“公愤”,核废水中不只含有放射性,还有、、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2g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B. 原子所含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25 C. ,该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D. 、互为同位素且失电子能力相同 4. 应用元素周期律可预测不知道的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A. 31号元素单质的性质与Al相似 B. Sr与Mg同主族,易溶于水 C. 能置换溶液中的,也能置换溶液中的 D. 周期表中位于斜对角线上的元素性质相似,LiOH为强碱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升华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 B. 0.1mol 中含有个阳离子 C. 由H、N、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 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6.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氧气比氧原子稳定 B. 1mol 和1mol 所具有的能量之和比2mol NO的能量高 C. 1mol NO中化学键断开需要吸收632kJ热量 D. 该反应每生成1mol NO需要吸收90kJ的热量 7.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我国科学家合成一种点击化学试剂,X分别与Y、Z、M形成原子个数为3、6、4的分子,衰变方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Q2与XQ均为无色气体 B. 与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C. 同一周期中,Z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 D. Y、M形成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Y>M 8. 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①装置检验纯碱中含有钾元素 B. 用图②装置可分离得到 C. 由装置③分离粗盐中的不溶物 D. 由装置④进行灼烧海带除去有机物 9. 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X、Y、Z、Q、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阳离子可视为质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Z>Q C. 一定条件下,Q的单质与Z的简单氢化物反应 D. W、X可分别与Q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2:1的化合物 10. 在1100℃还原可得到高纯硅,实验室用下列装置模拟该过程(部分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已知:沸点3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硅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B中试剂为饱和食盐水 B. 装置C应采取冰水浴 C. 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HCl并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 D. 反应结束后应先关闭装置A活塞,再停止加热D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置于外焰灼烧,火焰呈黄色 待测液中含有,可能含有 B 向NaBr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再加入KI—淀粉溶液;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氧化性: C 向装有FeS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溶解,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 非金属性: D 将固体粉末加入过量NaOH溶液,搅拌,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既体现酸性又体现碱性 12.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奇数。只有B为金属元素,A的核外电子数等于C的最外层电子数,且二者位于不同周期,D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下列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