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自主学习效果评估 高一化学试卷 2025.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l-35.5 Na-23 Mg-24 Cu-64 单选题 1.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嫦娥号”飞船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它与互为同位素 B.中国空间站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天宫”实验舱太阳能电池采用砷化镓(GaAs)作为半导体,该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天宫课堂”实验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结晶形成温热的“冰球”,是吸热过程 2. NCl3常用作漂白剂,一种制取NCl3的反应为2HCl+NH4Cl NCl3+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l的电子式为 B. 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 C. 含1个中子的H原子可以表示为 D. 该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实验室用废铜屑与浓硝酸反应制取NO2和Cu(NO3)2溶液,下列实验原理与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用装置甲制取NO2 B. 用装置乙干燥NO2 C. 用装置丙收集NO2 D. 用装置丁过滤得到Cu(NO3)2溶液 4.下列关于氮氧化物的形成、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尾气中的含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B. 用石灰乳吸收NO和NO2,加快气体流速可提高氮氧化物的吸收率 C. 收集NO2气体时采用排水法,可提高NO2气体的纯度 D. 用CO(NH2)2可将NO2转化为N2,是利用了CO(NH2)2的还原性 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N+OH-=NH3↑+H2O B. 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N+OH-=NH3·H2O C. 氨水中加入盐酸:NH3·H2O+H+=N+H2O D. 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3++3OH-===Fe(OH)3↓ 6.采取下列措施对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有明显效果的是 A.CaCO3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时,将块状大理石改为粉末状大理石 B.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改用浓硫酸 C.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钾与水反应时,增加水的用量 7.德国化学家F.Haber因利用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而获得诺贝尔奖,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N2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NH3 B. 反应达平衡时,断裂1 mol H—H键的同时断裂2 mol N—H键 C. 1 mol N与3 mol H形成1 mol NH3放出b kJ的能量 D.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H2+N2 2NH3 ΔH=(a-b)kJ·mol-1 8.一种新型电池既可以实现海水淡化,又可以处理含CH3COO 的废水,装置如图(模拟海水由NaCl溶液替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a极电极反应为CH3COO 8e +2H2O=2CO2↑+7H+ C.隔膜Ⅱ为阴离子交换膜 D.理论上除去模拟海水中的NaCl 351g,可得1.5mol CO2 9.某水处理剂由纳米铁粉附着在多孔炭粉的表面复合而成,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弱酸性废水中的NO3 时,其表面发生如图所示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1molNH4+,转移8mol电子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3 +8e +7H2O=NH4++10OH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2+ D.溶液中的H+向正极移动 10.我国科学家使用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Ⅰ、过程Ⅱ均为吸热过程 B. 使用催化剂提高了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C. 该反应中,CO(g)和H2O(g)的总能量低于CO2(g)和H2(g)的总能量 D. 示意图中,起始时的2个H2O都参与了反应 11.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5mL0.1mol·L-1KI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6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KI与FeCl3反应有一定限度 B 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SO2具有漂白性 C 用NaNO3和浓硫酸共热制HNO3 S的非金属性强于N D 向0.1mol/L H2O2溶液中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