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在新航路开辟以前,有陆上贸易路线和近海贸易路线,其中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伴随着丝绸之路及其他古代商路的开通,中国和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精神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拓展 新航路开辟以后,全球贸易网逐渐形成,商品开始了世界性流动,这大大地提升了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9课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不同类型的商路,深入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时空脉络 一、丝绸之路 狭义的丝路:一般指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人在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此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广义的丝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的总称。包括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等 含义 地位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一、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1:陆上丝绸之路开辟的时间、标志、目的,过程及路线? (一)陆上丝绸之路 时间:西汉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38年 标志:张骞通西域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过程: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经西域各国,了解到了大量有关西域情况,他向汉朝传递了西域的具体情况及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意愿,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凿,开;空,通也。”) 一、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1:陆上丝绸之路开辟的时间、标志、目的、过程及路线? (一)陆上丝绸之路 路线:长安(起点)→新疆→中亚→西亚→大秦(终点) 一、丝绸之路 (一)陆上丝绸之路 思考1:如何理解张骞通西域称为“凿空”这种说话?P49 ①张骞之前已有丝绸之路,但无固定路线、断断续续、少为人知,此举实为“创举”。 ②张骞通西域前后,丝绸之路的交通、贸易,在规模、稳定性和影响力上不可同日而语。 思考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两汉时期丝绸之路走向兴盛的原因? ①经济: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贸易利润巨大。 ②政治:国家统一强盛,西域都护设立保障丝路畅通。 ③文化: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④个人:张骞通西域创造条件。 ⑤外部:汉朝积极的对外政策,丝路沿线的国家参与。 思考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 一、丝绸之路 (一)陆上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2:阅读教材P51并结合地图,归纳概括草原丝绸之路的路线及作用? (二)草原丝绸之路(皮毛路、民族迁徙路) 漠北草原 咸海里海 南西伯利亚 小亚细亚 欧洲 路线: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咸海、里海以北→欧洲或小亚细亚。 影响: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多沿此路西迁。 一、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3:阅读教材P51并结合地图,归纳概括西南丝绸之路的路线、形成和发展及作用? (三)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路线:关中平原→蜀(成都平原)→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缅甸、印度→中亚、西亚等地。 形成和发展:汉武帝据张骞通西域获得的信息,派人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探索。 影响: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形成过程: 已开辟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朝鲜、日本; 从广州出发,经马来半岛、印度,可以到达波斯湾。 造船航海技术进步,出海频繁,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广州、泉州、明州是重要交易枢纽。 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西汉 唐朝 宋元 明朝 一、丝绸之路 (四)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 学习任务4: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