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3715

3.4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第二课时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1359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环境保护,政策,施与,国家安全,第二,课时
  • cover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案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题: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课标解读】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结合实际案例,了解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并分析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提升综合思维。 2.区域认知:运用资料,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的构成及其在保护国家环境安全中的作用。 3.人地协调观: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探讨身边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治理现状,增强环保意识,理解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和谐发展的观念。 4.地理实践力:通过调查了解身边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实施的例子,并能结合相关知识解释其实施的意义,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提升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资料,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的构成及其在保护国家环境安全中的作用。(重难点) 2.运用资料,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及其在保护国家环境安全中的作用。(重点)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芬兰地处北欧,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森林资源丰富,石油、煤炭资源贫乏且多依赖进口。芬兰经济支柱是制造业,以电子、造纸、家具、造船、有色金属、食品为主,其中一部分部门耗能较多,污染较大。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引起政府和居民的广泛关注。1983 年,芬兰环境部成立。芬兰重视环境法制建设,相继颁布了 20 多项环境保护法律,破坏环境、非法排污的企业和个人,会受到环保部门的严厉制裁。如今,芬兰被誉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最好的国家之一,成为世界上一流的清洁技术应用和输出国。 分析芬兰人均能耗较高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3.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1)参与情况:我国在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积极务实地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为确保全球生态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种类:气候变化、臭氧层保护、固体废物处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3)现状: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近 60项,体现了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对全球环境保护责任的承诺和担当。 4.环境保护法规 法 规 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基本法 确立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也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 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或者环境要素颁布的法律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 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立法机关或地方政府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综合性或单行环境保护法规 环境保护标准 为了执行各种专门的环境法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是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控制污染物排放行为的法律尺度 5.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分类层次体系 举例 宪法 宪法第九条和第二十六条是环境保护条款 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环境保护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思考交流】 探究一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芬兰地处北欧,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森林资源丰富,石油、煤炭资源贫乏且多依赖进口。芬兰经济支柱是制造业,以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