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5535

7.1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2课时)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1766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答案,九年级,教版,化学,学年,2024-2025
  • cover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 1.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 泥土 B. 面粉 C. 植物油 D. 白砂糖 2. (2024·青海改编)把下列少量厨房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得到乳浊液的是 (  ) A. 食盐 B. 香油 C. 蔗糖 D. 白醋 3. 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用冰水溶解 B. 用热水溶解 C. 碾成粉末状后溶解 D.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4.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溶液是混合物 B.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一种溶液中一定只含两种物质 5.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 (  ) A. 是无色透明的 B. 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 是混合物 D. 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6. 乳化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乳化无关的是 (  ) A. 洗洁精清洗手上的油污 B. 合成农药、医药制剂 C. 各种日用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制 D. 高锰酸钾溶于水可以杀菌消毒 7. 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共同点为 (  ) A. 都是混合物 B. 都均一、稳定 C. 都不均一、不稳定 D. 分散的都是分子或离子 8.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乳化后所得液体仍属于乳浊液 C. 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温度不变),不会出现浑浊 D. 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9. 鱼身上存在一种物质———甲胺,使鱼产生腥味。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挥发逸出,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了。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不相似的是 (  ) A. 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汗渍 B. 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C. 用洗洁精将碗上的油污洗掉 D.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10. 下列最易洗净沾有油污的餐具的是 (  ) A. 冷水 B. 热水 C. 加了洗洁精的冷水 D. 加了洗洁精的热水 11. 一杯硝酸钾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a g/mL;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b g/mL,则a与b的关系是 (  ) A. a=b B. ab D. 无法确定 12. 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 碘和酒精混合可形成溶液 B. 硫酸锌和水混合一定形成悬浊液 C. 水和植物油混合后用力振荡可形成乳浊液 D. 酒精和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 13. 下列操作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 (  ) A. 在研钵里用研杵研磨粒状胆矾 B. 将蔗糖溶于水 C. 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 D. 加热高锰酸钾 14. 将少量的① 碳酸钙、② 煤油、③ 氯化钙晶体、④ 硫酸铜晶体、⑤ 高锰酸钾晶体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能形成悬浊液的是    ,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能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    。(填序号) 15. (1) 把少量的蔗糖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蔗糖在水中逐渐消失,原因是               。 (2) 若将少量氯化钠加入水中,也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其原因与蔗糖溶解有何不同               。 16. 小明到医院输液,不小心将护士手中的托盘打翻,碘酒洒在了白衬衣上,白衬衣上立即出现了一大块紫黑色的痕迹。为了找到去除该痕迹的最好方法,小明与几名同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案并进行实验:① 用水洗;② 用无水酒精洗;③ 用汽油洗;④ 用肥皂水洗;⑤ 用淀粉溶液洗。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如果用白布条进行实验,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有 (写两点即可)。 (2) 为了去除白衬衣上的痕迹,小明和几名同学用浸有碘液的白布条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是④⑤中布条几乎完全褪色;②中布条略带颜色;③中布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