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5567

9.2 第1课时 化石燃料的合理使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795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九年级,教版,化学,学年,2024-2025,答案
  • cover
第2节 能源的综合利用 第1课时 化石燃料的合理使用 1. 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都属于混合物 B. 都是常规能源 C. 在常温下都呈固态 D. 完全燃烧时都能生成CO2,会加剧温室效应 2. 下列措施中不能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的是 (  ) A. 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能源 B.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C. 开发利用新能源 D. 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量 3.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 A. 天然气 B. 氢能 C. 石油 D. 煤 4. 《汉书》中记载:“高奴,有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记载:“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洧水”即为石油。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B. 是不可再生资源,属于纯净物 C. 石油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 其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用于制墨 5. 下列有关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天然气燃烧时放出热量 C. 使天然气充分燃烧需要提供足够的空气 D. 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6. (2023·金昌)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 (1) 化石燃料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 煤的使用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含硫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气体污染物有    (填化学式)。 (3) 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请你写出一种新能源的名称:        (第3题中已有的除外)。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煤、石油、天然气在常温下分别呈固态、液态、气态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 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 8. 化石燃料的使用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我国大力推广脱硫煤,有助于减少酸雨 B. 埋于海底的可燃冰将来可能替代化石燃料 C. 使用乙醇汽油作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 D. 使发动机内汽油充分燃烧可减少CO2排放 9. 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的主要成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蜂窝煤(C)灌装液化气(丁烷C4H10)管道煤气(CO、H2、C4H10)天然气(CH4) 第9题 A. 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 甲烷和丁烷都属于化石燃料 C. 夜间管道煤气泄漏可以开灯查找泄漏源 D. 天然气与蜂窝煤相比较,是更清洁的能源 10.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天然气不仅是优质的能量来源,还是宝贵的化工资源。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 第10题   方法一:煤气化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和“甲烷化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其中“甲烷化催化剂”在这两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法二:开发煤层气,煤层气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烃类物质,俗称“瓦斯”,是与煤伴生、共生的气体资源。   方法三:开发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可燃冰一旦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井喷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所以可燃冰的开采比较困难。 (1) 方法一中提到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别转化为甲烷的关键反应条件是使用      。 (2) 方法一中一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可以表示为CO+3H2CH4+H2O,则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分析,方法二中的煤层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 根据方法三,判断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