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环境污染的防治 第1课时 打赢蓝天保卫战 1. 在当今突出的环境问题中, 、 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2. 空气质量报告中监测的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 、 、 和 (尤其是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的颗粒物,简称PM2.5)。空气质量指数越 ,空气质量越好。 3. 下面是硫酸型酸雨实现的两种方式,请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 SO2SO3H2SO4 。 (2) SO2H2SO3H2SO4 。 目前,酸雨已从硫酸型向 转化。 4. 防治大气污染应从 着手。化学科学正在研究替代 的新能源、化石燃料的 、经济高效地 的技术、车辆尾气的 等。 5. 二氧化硫有 气味,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 ,可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1. 酸雨、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破坏是人类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对燃烧用煤预先采取脱硫措施,可以减少酸雨 B. 逐步使用核能、风能、氢能源,可以减少CO2的排放,进而减缓温室效应的加剧 C. 使用无氟冰箱等,可以有效减缓臭氧层的破坏 D. 使用液化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可以减缓温室效应的加剧 2.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 A. 水蒸气 B. 二氧化硫 C. 二氧化氮 D. 可吸入颗粒物 3. 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 ) A. 绿色出行 B. 火力发电 C. 植树造林 D. 节约用电 4.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 B. 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 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 D. 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5. 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 A. 开发利用新能源 B. 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C. 汽车使用清洁能源 D. 增高炼铁厂的烟囱 6. 如图为治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第6题 A. 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11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 7. 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会导致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 A. 温室效应加剧 B. 酸雨 C. 赤潮 D. 水华 8. 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第8题 A. a物质属于单质 B. Na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C. b物质转化到c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 D. d物质可以是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3 9. 工业上可利用物料循环的方法实现烟气的脱硫处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 操作Ⅰ是 。 (2) 吸收室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的反应,类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理论上只需不断加入 (填化学式)便可持续实现烟气的脱硫处理。 10. 对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和保护绿水青山的重要措施。 (1) 向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废气中喷淋石灰浆[Ca(OH)2]可有效吸收二氧化硫,生成C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SO3可用于制备石膏。 第10题 (2) 用主要成分为碳酸钠的工业废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得到Na2SO3,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如图所示。 ① 吸收初期(通入废气体积小于V1 m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不断通入废气,最终产物是 。 第2课时 保护和治理水环境 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1. 保护水资源 (1) 可供给人类生产、生活的水资源 。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 。 (2)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 、农业 和生活 的排放。 (3) 水体富营养化:污水中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导致“水华”或“赤潮”的产生。 (4) 处理污水时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