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48976

第三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维持(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日期:2025-05-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109888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3份,环境,生物,必修,选择性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维持 学习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 3.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动态的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自身_____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称生态系统的稳态。 2.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 对于一定程度的干扰,生态系统能通过_____保持相对稳定。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表现 (1)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或消除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_____而不受损害的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_____的能力。 (3)稳定性高低的决定因素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越多,_____越丰富,食物链、食物网所构成的_____,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往往恢复力稳定性_____。 [辨正误]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 (2)农田经除草、除虫管理后,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 (3)抵抗力稳定性低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较高。(  ) (4)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高。(  ) 1.苏州某一水乡人家在河流中淘米洗菜、洗澡洗衣,河水仍然很清澈,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什么能力?这种能力反映生态系统的哪种稳定性?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一块管理良好的棉田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草场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哪个高?试说明理由。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荒漠(如图)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干燥、降雨量极少、蒸发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地区。荒漠中,散生着一些特别耐旱的植物,多数动物也耐旱。分析回答: (1)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还是较低?原因是什么?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高,还是较低?原因是什么?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 (1)区别 (2)联系 ①一般二者呈负相关,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越弱。 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③二者之间以及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2.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 (1)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 (2)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相同程度的干扰,草原生态系统的y值要大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y值。 (3)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4)TS表示曲线与正常作用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即y与x越大,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在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2.如图曲线Ⅰ代表抵抗力稳定性,曲线Ⅱ代表恢复力稳定性。弃耕农田中,稳定性的变化是(  ) 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及影响因素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依赖自我调节 (1)调节机制:_____。 (2)实例:草原上兔种群与植物种群之间的负反馈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