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0302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

日期:2025-04-0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70767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视频,下册,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1课时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 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 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结合以上同学的讨论,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 生活观察: 1、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探究与分享 太极图中阴阳相生,万花筒里碎片成画———两者看似相反,却藏着同一个东方智慧: 如何在差异中创造大美? ”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印度飞天遇见中原乐舞;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里,中国瓷器与阿拉伯星图共航。 这些穿越时空的‘混搭’,正是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的鲜活注脚。 内涵:①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②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 意义: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2.中华人文精神的内容 我读过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 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 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它们都 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古代神话传说体 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 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 “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体现了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 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 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 “君子和而不同”体现了求同存 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 《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 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高 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 《高山流水》体现了形神兼 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探究分享 学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 开热烈讨论。结合以下同学的讨论,谈谈中华人文精神对你的启发。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3 .中华人文精神的内容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 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故事探究 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两人虽 然性格和才能各异,但能够相互理解和尊 重,共同为齐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齐景公问晏子如何理解“君子和而不同”,晏子答: “君主如果是甜的,那么,大臣就应该是酸的;君主 如果是淡的,那么大臣就应该是咸的。只有这样,才 能形成高能的领导集团结构。如果君主甜,大臣也甜, 那就满朝文武一个味,这个领导集团就没有生气,这 个国家就没有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