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李凭箜篌引 李贺 知人论世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其诗独树一帜,被称为“李长吉体”,被人称为“诗鬼”、“鬼仙”。 李贺是一个非常勤奋的诗人,据李商隐《李长吉小传》记载,李贺每天都要骑着毛驴外出游览,遇有所得,便写在纸上,投入身边锦囊中。晚上在灯下取出,再仔细修改。 因为父亲名晋肃,终身不得中进士。所以抑郁不得志。虽只活了二十七岁,但对当时、后世影响都很大。他十八岁时写的诗《雁门太守行》,让一代文豪韩愈读后也不由肃然起敬。 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桃花乱落如红雨”等。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 凭 箜 篌 引 唐代著名乐手 古代一种拨弦乐器 乐府诗体 解———解诗题 箜 篌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读———读诗韵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韵脚(四次换韵):秋 流 愁 篌/叫 笑/光 皇/处 雨 妪 舞 树 兔 悟———悟诗意 品———品诗境 1、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有什么? 2、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粉丝”(听众)? 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 3、李凭的箜篌演奏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力量,诗人主要是用什么手法来描摹音乐的呢? 时间:高秋 地点:中国(长安) 人物:江娥、素女、紫皇、女娲、神妪、老鱼、瘦蛟、吴质、寒兔、云、十二门前的百姓 演奏海报 嘉 宾 简 介 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为舜的去世而悲痛欲绝。 素女: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乐声触动愁怀,潸然泪下。 紫皇: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被音乐打动。 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来。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嘉 宾 简 介 神妪:成夫人,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翩翩起舞。 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彻夜不眠,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 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开。 嘉 宾 简 介 云: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在俯首谛听。 十二门前的百姓: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