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课 公民权利 3.1 公民基本权利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以及这些权利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育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 法治观念: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具体内容、重要性、法律规定;能够正确区分各种权利,能准确判定侵犯的权利;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公民的密切关系。 责任意识:增强权利意识,珍惜宪法及法律赋予的权利,提升学生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4—4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2.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意义? 3.公民的人身自由内容、意义? 4.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含哪些内容? 5.我国公民享有的其他权利? 自学导航 第 一 部 分 政治权利 第 一 章 2.图片导入 上图分别提到了我们享有的哪些权利?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活动二:公民的政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根据宪法规定,判断以下人员是否具有行使选举权的资格 思考: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探究1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①中国公民 ②年满18周岁 ③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①条件: ②意义: 民族 种族 性别 职业 财产状况 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 家庭出生 居住期限 不分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自由 2 ①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政治自由 含义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结社自由 集会自由 游行自由 示威自由 通过语言表达意思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按照法定程序、组织或者参加具有持续性的社会团体 聚集在一定场所 列队行进表达 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 情景探究 小云和市民向政府反映问题,是在行使哪项权利? 监督权 小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市民在给政府部门留言,反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很是兴奋。她跟同学们商量:咱们学校周边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长乱停车及小商小贩随意摆摊太影响交通了,不如我们也向政府反映一下吧! (3)监督权 内容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重要性 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意为人民服务。 监督权 (1)内容 批评权:公民对监督对象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有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 建议权:公民对监督对象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 申诉权:公民对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错误或违法的决定、判决,或者因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致使他或他的亲属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述理由,提出改正或撤销决定、判决或赔偿损失的请求。 控告权:公民(被害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