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目标导航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 责任意识: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弘扬讲仁爱、守诚信等核心思想理念。 政治认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教学重点: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教学难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自学导航 阅读P53-56,主体部分慢读,材料部分快读,找出并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0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0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 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 探究与分享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学派大放异彩。儒家以仁为本,道家崇尚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倡导以法治国。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首次解放运动,各学派彼此碰撞交融,奠定传统文化根基,影响深远。 结合诸子百家争鸣,请你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探究与分享 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 这些古文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哪些内容?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论语》 4.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 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 讲仁爱 重民本 守诚信 崇正义 尚和合 求大同 知识归纳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2.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 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探究与分享 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 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 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后世将仁爱从 社会人伦推广到宇宙万物,提倡“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认为人与 天地万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故见到同类危难而有恻隐之心,见到鸟兽哀鸣而有不忍之心,见到草木摧折而有悯恤之心,见到瓦石毁坏而有顾惜之心。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仁爱的理解。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更好地践行仁爱? 探究与分享 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1)讲仁爱 要求: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做法: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探究与分享 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相传在尧帝时期,黄河流域发生严重地洪涝灾害。大禹接过治水的重任后,带领人民疏通河道,开挖沟渠,成功将洪水引入江河湖海,有效防止了水患的发生,挽救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改善了民生。 思考:大禹治水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重民本 《荀子》中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探究与分享 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打江山,守江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