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1500

第七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单元复习(复习课件35张)-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日期:2025-05-1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21206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复习,第七,35张,地理,七年级,图版
    (课件网) 第七章 认识中国的区域 大单元素养目标 大解说学法点津 2门世2有 3厚 ◆ 说明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建设成就,认识首都职能 说明四加川的自然地理特点、经济建设特点、城乡分布与地域文化特点 ◆ 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 描述长江中下游平原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城乡发展图景 域认知 ◆ 说明香港、澳门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 ◆ 说明台湾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 认识中国的区域 以福建泰宁县为例,说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经济发展特点 ◆ 说明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蜘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 要性 ◆ 结合港澳与内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 济发展的意义,增强区域联系的意识 人地协调观 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以及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 融合发展的意义 J在学习北京的知识时,利用以往学习经验掌握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建设成就及 北京的首都职能,认识北京的建设成就与未来发展。 在学习四川省的知识时,从四川省的自然环境入手,理解其成为西部强省的地理条件,结合资料 分析当地城乡分布与变化,运用图片或影像资料说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学习黄土高原的知识时,从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自然环境入手,分析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 文原因,并找出治理措施,运用图片或影像资料说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学习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知识时,结合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图,描述其位置和范围,明确其区位优 势,并利用自然条件分析“鱼米之乡”的形成原因、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及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 √在学习珠江三角洲的知识时,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入手,让学生理解珠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的进程及产业结构的演化。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掌握香港、澳门的自然 地理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及其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 设,理解港澳与内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课件网) 单元复习课 知识构建导图 专题归纳复习 专题一 北京 【典例1】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如图示意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河流流向推断,北京的地势情况为( ) A.东北高,西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2)为保护和开发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在遗产内部建酒店、宾馆 ②限制每天门票销售数量,避免游客过于集中 ③采取封闭措施,完全禁止游客进入文化遗产 ④进行保护性修缮,尽量不改变文化遗产原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 B 解题方法  ◎抓关键: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由图中山地分布特征可判断其流向。 ◎巧判断:保护和开发世界文化遗产应使文化遗产更好地发挥作用,既要保护,又要合理开发利用。 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 1.(2024·聊城学业考)环渤海经济圈已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京津冀地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心脏地带,可发挥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和河北的资源优势,加强区际联系。 材料二 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地区空间格局示意图。 (1)结合图示信息,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两方面归纳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临近渤海,背靠首都北京,地理位置优越;煤、 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人文条件:多条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充 足;政府政策支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