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8.红楼春趣 学习目标: 认识“屉、嫣”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 默读课文,能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并能说出对宝玉的印象。 结合“阅读链接”感受“放风筝”的有趣场景,了解放风筝的民俗。 听音乐 电视剧《红楼梦》主题曲 《红楼梦》中 “放风筝”片段 看视频 曹雪芹(约1715—约1763) 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家。创作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写实主义作品《红楼梦》。 作者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又称《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作者是清代曹雪芹。后四十回一般认为为高鹗所续。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 tì yān huì huì 窗屉子 嫣然 忌讳 晦气 chāi 宝钗 dūn 石墩子 wén 晴雯 xí 袭姑娘 huò lā 豁喇喇 认识字词 dài 黛玉 diàn 垫着 给文章划分层次 发现无主风筝。(1) 各自放出风筝。(2~4) 风筝断线飞走。(5)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大致说说本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红楼梦》中本回讲了春暖花开的时节,贾宝玉带领着林黛玉、紫鹃、探春、宝钗、宝琴等和一群花团锦簇似的美人在大观园中赋诗连句,啸咏唱和,忽然窗外飘来一只大蝴蝶风筝,于是大家也纷纷加入有趣的放风筝的队伍。 贾宝玉:号怡红公子,出生时口含一块玉,是贾府的宝贝,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喜欢亲近女孩儿,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世间少有的纯纯之爱。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 人物介绍 林黛玉:《红楼梦》中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四大家族贾家第四代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宝玉的姑表妹,贾母的亲外孙女。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黛玉聪慧无比,琴棋诗画样样俱佳,尤其诗作更是大观园群芳之冠。 李纨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贾珠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李纨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但她进入大观园后,恢复了青春朝气,不但带领诗社兴旺发达,而且把大观园治理成青春女儿的净土和乐园。 紫鹃,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二等小丫头。贾母见林黛玉来时只带了两个人,恐不中使,便把鹦哥给了黛玉,改名为紫鹃。她聪明灵慧,和黛玉关系很好,情同姐妹,一时一刻不离开,是黛玉的“闺中贵友”。 林黛玉和紫鹃 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 薛宝钗,贾宝玉的姨表姐、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善处世为人,识大体。父亲早亡,有一母(薛姨妈)一兄(薛蟠)。宝钗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寄住于贾府。 学习第一部分,解缘由。 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捡风筝 放风筝 放晦气 放放晦气 江南习俗 品读课文 学习第二部分,品味“趣”。 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 yuè)子来。 兴趣浓厚 动作描写 拿出 搬 捆 拨 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好看,不如三姐姐的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钗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 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宝琴叫丫头放起一个大蝙蝠来,宝钗也放起个一连七个大雁来。 文中写了哪些风筝?它们都是谁放的? 嫣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