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 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丘明)———我第一部叙述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司马光)———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国语》———第一部 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刘向编订)。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 《史记》(西汉 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 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南朝 宋 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三国志 》(西晋 陈寿 )纪传体断代史。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同“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贾谊《吊屈原赋》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江上吟》 闾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 ———《梁甫吟》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离骚》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步后坐。 ———《戏为六绝句》 《颜神山中见桔》 顾炎武 黄苞绿叶似荆南,立雪凌云性自甘。 但得灵均长结伴,颜神山下即江潭。 在现代文学史上,受屈原精神影响的学者更多。鲁迅先生曾给屈原作品以极高的评价,并说“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1919年“五四”前后,鲁迅艰难地探索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1926年出版《彷徨》时他引《离骚》中的诗句作为书前的题辞: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积极研究屈原,表彰屈原的爱国精神,并创作了历史剧《屈原》,通过歌颂屈原宣传反对卖国投降、反对专制暴政、提倡团结御侮的思想,在当时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余光中 疏通字词 理解内容 壹 教学目标 疏通字词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与楚国王族的同姓 担任 官名 见识广博记忆力强 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 擅长外交辞令 对内 谋划计议 对外 接待 信任 译文: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楚之同姓:楚王族本姓芈(mǐ 周时楚国贵族的祖姓),氏是“熊”,屈原的祖先熊瑕(楚武王熊通之子)封在“屈”,就以封邑“屈”为氏,屈原担任的“三闾大夫”就是管理“屈、景、昭”这三个氏的官职。 左徒:战国时楚国特有的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 ●姓:人出生了就有,用来“别婚姻”; 氏:姓的分支,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用来“明贵贱”。姓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贵族有氏,平民则无。 ●“屈、景、昭”都是氏,除了以封邑为氏外,氏的来源还有官职(如司马、尹、史)、职业(如巫、卜、陶)、居住地(如西门、东郭、百里)、景物(如柳、云、杨)、动物(如马、牛、熊)、国号(如鲁、赵、秦)、祖先的谥号(如文、武、景)、祖先的爵位(如王、侯、公孙)、祖先的字(如孟孙、叔孙、季孙)、祖先的号(如轩辕氏、高阳氏)等。 名,出生后由父母命名。成年之前,名只能是他的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