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 2025 年高考模拟检测(二)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70 分) (一)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3 分)D(A“始终保持绝对稳定”“轻松理解古人的意思”错误,材料一说的是“语义也因“象形' 为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今人阅读古文、与古人沟通并不很困难”,并非绝对稳定和轻松理解。B“从未 出现示意性音变现象”过于绝对,材料说的是“汉语没有其他语种中常见的某些词类······示意性 音变”,不排除有其他非常见的示意性音变情况 C“其训练数据量比处理英文时减少了 30%。”错误,文 中只是说 DeepSeek处理中文时训练数据量直降 30%,但没有和处理英文时进行对比,不能得出比处理英文 时减少 30%的结论。) 2.(3 分)C(“熵值越大,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越低,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小;反之,熵值越小,不确定 性越高,信息量越大”错误,根据前后文可知,熵值越大,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越高,包含的信息量就越 大;反之,熵值越小,不确定性越低,信息量越小。) 3.(3 分)D(材料二虽然只列举了“因果”“宇宙”等少数汉字,但通过这些典型例子已经能够很好地 说明汉字系统暗藏的“原始神经网络”让 DeepSeek 在跨领域推理中的优势,并非“说服力不足”。) 4.(4 分)①表意性强。“独体为文”的基本符号很多成为偏旁部首发挥字义分类作用,有的字是多个义 符组合。②集约性强。汉字多音多义,词性活用丰富字词内涵、扩大单字使用范围,减少句中某些介词和 助词。③稳定性强。“象形”使语义相对稳定,字形“以不变应万变”,无常见示意性音变。④是“疏离 型”语言,较少受显性文字符号制约,语义变动自由度大,语境作用凸显,基于隐性语义网络,字与字联 系不受语序制约,语法关系不言自明(每点 1 分,共 4 分,答清要点即可给分) 5.(6 分)①利用汉字的多维信息压缩能力设计高效的知识呈现方式,如借鉴汉字“一字藏乾坤”的特点, 将丰富知识以简洁形式呈现给儿童,像用一个汉字或汉字组合表达多个相关概念,减少信息过载。②依据 汉字“核心稳定-边缘衍生”的结构设计学习模块。例如围绕基础汉字部件构建学习单元,让儿童先认识如 “氵”等核心部件含义,再通过与其他部件组合学习新字,像由“氵”和“青”组合成“清”,理解新字 意象,逐步构建知识体系。③借助汉字系统暗藏的“原始神经网络”培养儿童的联想和跨领域思维。比如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汉字间的声韵呼应、语义关联等,引导儿童从一个汉字联想到相关文化、科学等领域 知识,如从“因果”拓展到逻辑推理,从“宇宙”联系到天文知识等。(每点 2分,共 6分,联系文本,阐 述合理,表述清晰即可给分) (二)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3 分)D(A“欢快盎然的感情基调”错误,全文的基调是静寂压抑的。B“它们的快乐与园子的寂静 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园子的生机”错误,动物们的活动更衬托出园子的寂静,而非凸显生机;作者通过描 写动物们的短暂出现又离开,强化了园子的静寂以及自己的孤独感。C“拟人手法”错误,应为比喻。) 7.(3 分)C(“也反映出作者内心对家的眷恋”在文本中无依据。作者在雨中行走能回家是因为潜意识 指引,重点在于体现雨对作者内心的抚慰以及作者在雨中的思考,并非突出对家的眷恋。) 8.(4 分)①园子中虽然有松鼠、小鸟等动物偶尔出现,但它们的活动短暂且无法与作者交流,不能打破 作者内心的孤寂,所以“不自然”。②作者身处园子,却心系人间之事,渴望得到关于人间的信息或情感 的慰藉,但园子的静寂无法给予,所以“不自然”。③作者自身的心境处于一种等待、期盼的状态,与园 子的静寂氛围格格不入,所以“不自然”。(每点 2分,答出 2点即可给分,其他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