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52906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义正书院高级中学2024-205学年高一下学期三月段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39172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安徽省
,
三月
,
答案
,
PDF
,
试题
,
语文
义正书院高级中学高一三月段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 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 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圆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 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放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 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 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 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 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 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 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 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 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 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 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 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 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寒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 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 返朴,羡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 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离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 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隐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陈情表》课件(共57张PPT)(2025-04-04)
《再别康桥》课件(共57张PPT)(2025-04-04)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共32张PPT)(2025-04-04)
《边城(节选)》课件(共35张PPT)(2025-04-04)
《风景谈》课件(共44张PPT)(2025-04-0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