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53064

2025年高考历史百题挑选过关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答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4664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年,高考,历史,百题,挑选,过关
  • cover
2025年高考历史百题挑选过关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朱熹以儒家《四书》的道德精神从事家族文化建设,其主要文献有《朱子家礼》与《朱子家训》。其中《朱子家礼》一书涉及冠、婚、丧、祭等各种家礼,得到朝廷、儒者的特别赞许,曾经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A. 日常家礼仪式繁琐 B. 道德教化得到认同 C. 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D. 宗法制度得以恢复 2.材料 先秦战国时期在我国思想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产生了儒、墨、道、名、阴阳等诸子百家,各家思想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甚至相互攻击,……而以孔子“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为核心,中国文化着重强调不同文化之间互补的一面,主张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商编自胡国威《论孔子“和而不同”文化观及其现代意义》 材料中“和而不同”文化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A. 先进性 B. 包容性 C. 开放性 D. 复杂性 3.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墨子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些思想主张的共同作用是有利于() A. 维护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 B. 选拔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 C. 推行不别亲疏的严刑峻法 D. 施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4.明末士大夫在翻译西方科技著作时,往往从儒家典籍和文言笔法中汲取营养,以比附西学。如徐光启在《几何原本》序言中就用儒家的“修身之学”“格物之学”“象数之学”来阐释西学体系中的神学、哲学、工艺制造等学科。这有利于(  ) A. 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B. 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C. 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D. 儒学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5.16 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我们当然想看看发明的力量、优点和作用。由此引出了无数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性的发现。”能够支持培根的证据是(  ) A. 希腊化时代对欧亚交流的影响 B. 城市兴起对西欧中世纪的瓦解 C. 指南针对整体世界形成的作用 D. 电的广泛运用引起的社会变革 6.宋代的程朱理学家吸收道家思想中的本体追求、处世境界、宇宙观等方面的学问,是在坚守以儒学为正道、宣传儒家伦理价值和责任担当为主要追求,来订立理学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规范的。材料意在说明程朱理学(  ) A. 融合了儒佛道三教的主要思想 B. 传承了儒家传统伦理道德 C. 开创了礼仪规范的一元化格局 D. 开创了儒家伦理价值观念 7.魏晋南北朝时期童蒙读物得到了发展,束皙编写《发蒙记》,顾恺之编撰《启蒙记》,周兴嗣撰写《千字文》等。其中《千字文》叙述有关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押韵自然,结构简单,易于朗读背诵。这说明童蒙读物(  ) A. 有利于知识的普及 B. 注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C. 推动了私学的繁荣 D. 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8.周公在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时提出了“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的主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敬事上帝”“怀保小民”的治国理念。以下表述与该理念最相近的是(  ) 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淮南子》载:“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武王伐纣之后,周人意识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告诫后代“无念尔祖,隶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这说明(  ) A. 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深远 B. 德治法治之争已经出现 C. 周代文化具有理性意识 D. 商周祭祀形制发生变化 10.在古代朝鲜和日本有许多使用汉字的诗人,他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如: 《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接邻》 朝鲜 崔致远 上国羁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