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考历史百题挑选过关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中原地区盛产粮食、麻、丝及手工制品,而农业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畜力(牛、马等);北方草原地区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草原丝绸之路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这可以用来说明() A. 草原丝绸之路的基础条件 B. “皮毛路”和“茶马路”相互辉映 C. 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 D. 农耕文化剧烈地冲击了游牧文化 2.史学家齐世荣说,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他意在强调() A. 帝国扩张推动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B. 战争成为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C. 和平交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D. 新航路开辟促进文明的传播 3.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据此可知,当时() A. 阿拉伯人主导了世界贸易 B. 巴格达城商品经济繁荣 C. 巴格达城是世界贸易中心 D. 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4.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使“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作者意在说明,工业革命() A. 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B.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成熟 C. 形成了东方原料、西方产品的基本格局 D. 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 5.考古学家在中国营州(今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 A. 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B. 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 C. 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 D. 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 6.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A. 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 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 D. 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7.从1815年到鸦片战争前夕,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的中文报刊侧重于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万国一方”;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创办的报刊加大了对以先进科学知识为主体的“西学”的宣传。由此可知,传教士创办中文报刊的活动在客观上 A. 麻痹了中国民众的思想 B. 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 C. 为拜上帝会提供了指导 D. 开阔了国人的国际视野 8.下表是《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的地域分布》(单位:%) 地区年份 1699—1701 1702-1774 1804—1806 1834—1836 1854—1856 欧洲 83.6 45.0 37.3 36.3 28.9 美国、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 13.3 46.9 49.4 34.7 28.1 非洲、近东、亚洲、澳洲和拉美 3.1 8.1 13.3 29.0 43.0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英国逐渐失去了工业垄断的地位 B. 国际工业品市场的竞争尚不激烈 C. 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作用重大 D. 欧洲不再是英国出口的主要市场 9.近年来,美国利用在多媒体、互联网络、卫星电视等方面的强大实力,以贸易自由化为借口,积极打入他国文化市场。美国的近邻加拿大95%的电影、93%的电视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